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
2020-12-31 10:2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是一個專門從事瀕危野生動物研究、繁育、保護教育和教育旅遊的非營利性機構。基地位於成都北郊斧頭山,距市區10公里,有一條寬闊的熊貓大道與市區相連,大熊貓博物館內珍貴的資料、豐富的展品舉世無雙,是認識大熊貓、回歸大自然、觀光旅遊、休閒娛樂的極佳場所。
四週翠竹蔥籠,綠樹成蔭,花香鳥語,空氣清新,山野風光和人工景觀巧妙融合。大熊貓、小熊貓、黑頸鶴等珍稀瀕危動物在這裡悠然自得地生息繁衍。館舍內、草坪上,大熊貓或臥或坐,或飲或嬉,或進或出,各得其所,令人陶醉。
成都熊貓基地著重于推進中國野生動物保護的研究。大熊貓是最主要研究的目標物種之一,其他物種還包括華南虎、小熊貓及金絲猴等。研究領域包括繁殖、營養、獸醫及行為學等。在這些領域取得的進展使我們能夠為圈養物種提供最好的保護。此外,相關遷地保護和就地保護研究成果同樣可用於促進野生和圈養大熊貓種群的管理。
1997年,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在國家計委、成都市計委、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金會共同資助1500多萬建立了國內第一家開展中國特有瀕危保護研究的開放實驗室。
通過努力,研究設施和人員的配備亦日趨完善,在科研及成果轉化應用上快速發展,成效顯著。2001年,在國家科技部基礎研究司和四川省科技廳支援下,四川省政府正式命名該室為“瀕危動物繁殖與保護遺傳四川省重點實驗室”,任命張安居教授為實驗室主任,中科院向仲懷院士為學術委員會主任。繁殖生物學、保護遺傳學和野外生態學為重點研究方向, 成為我國瀕危野生動物保護領域高水準和高層次的學術研究中心之一。
熊貓基地的研究能力正進一步增強。位於成都熊貓基地的研究中心大樓是一個四層樓的現代化實驗室,還同時進行公眾教育,向公眾展示我們保護中國瀕危動物方面開展的研究工作。我們擁有高素質研究隊伍,現正與國內及其他 8 個國家的科學家開展合作研究。該研究中心和我們的國際合作網路為開展系統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平臺。
[責任編輯: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