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灣作家席慕蓉在成吉思汗陵的180分鐘

2016-04-24 11:35: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資料圖,臺灣現代散文家、女詩人、知名畫家席慕蓉。中新社發 張道正 攝

  中新網鄂爾多斯4月23日電 題:臺灣作家席慕蓉在成吉思汗陵的180分鐘

  作者李愛平

  短髮、講起話來聲音洪亮、談到祖先時幾度哽咽……這是席慕蓉23日在內蒙古自治區成吉思汗陵與當地文化界人士座談180分鐘內留下的最深刻印象。

  當日的座談會從9點30分開始,大多數時間席慕蓉都是在傾聽。她托著下巴,目光專注地聆聽每一位發言者的內容,偶爾聽到關鍵資訊時,她會拿起手中的筆,在稿紙上作簡要記錄。

  時間在流逝,這樣的情形一直持續到10點30分左右。在一名作家請她談成吉思汗陵印象時,氣氛陡然轉變。面對話筒,席慕蓉頗為動情地回憶起自己與成吉思汗陵的感情,以及作為蒙古人對祖先的感情。

  在席慕蓉的人生詞典中,成吉思汗陵無比神聖。她稱,這裡是“聖地”。

  回想起自己第一次踏上成吉思汗陵時的心情,這位古稀老人哽咽著説:“身體裏有一種感覺,跪下來、跪下來向祖先説,這個孩子回來了。”

  這是席慕蓉在上世紀1990年前後踏上成吉思汗陵的感情。她説,之後每一次來到這裡,來到蒙古高原,心裏總有一種回家的感覺。“心裏平安,即便是在森林裏迷路也不覺得害怕。”

  打開話匣子的席慕蓉在隨後談及成吉思汗陵給予自己的意義時説:“我時刻告誡自己,我是去過成吉思汗陵的人,我是在祖先面前磕過頭的人,所以不能變壞……”。

  她進一步闡述説,在祖先面前我們是非常渺小的,在土地面前我們是非常渺小的,在大自然面前我們是非常渺小的……此言一齣,現場響起如雷掌聲。

  在座談會最後30分鐘裏,現場氣氛頗為輕鬆。有作家問席慕蓉,你為什麼學美術專業、為什麼寫詩?

  席慕蓉笑稱,學美術是因為數學不好。初中畢業前夕,數學是經補考,且在老師的“放水”的情況下才通過的。

  “戰亂出生的我,沒有固定的朋友,初二插班、之後多次轉學,一名老師送了一本日記本,我便開始寫詩。”在談到為何寫詩,席慕蓉説,是因為寂寞。

  中新網記者詢問席慕蓉會否參加當天舉行的查幹蘇魯克大典(春季大典)八白宮聚集祭祀。老人語氣和藹地説,會參加,但不希望被打擾,因為這是非常神聖的一刻。(完)

[責任編輯:馬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