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山陵簡介

2020-12-30 20:1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中山陵位於江蘇南京市區,是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陵墓,靈柩于1929年6月1日奉安於此。

  中山陵坐北朝南,面積共8萬餘平方米,中山陵的主要建築有:牌坊、墓道、陵門、石階、碑亭、祭堂和墓室等,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體現了中國傳統建築的風格。墓地全局呈“警鐘”形圖案,其中祭堂為倣宮殿式的建築,建有三道拱門,門楣上刻有“民族,民權,民生”橫額。祭堂內放置孫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壁上刻有先生手書《建國大綱》全文。

  中山陵由南往北沿中軸線逐漸升高,依次為廣場-石坊-墓道-陵門-碑亭-祭堂-墓室。

  孫中山先生作為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驅,同時也是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的推動以及奠基人,毫無疑問對於大陸兩岸都有著菲比尋常的意義。他的陵墓修築于南京國民政府時期,時任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長、國民黨內四大書法家之一譚延闿手書的“中國國民黨葬總理孫先生於此 中華民國十八年六月一日”的鎏金大字。從牌坊開始上達祭堂,共有石階392級,代表著當時中國的三億九千兩百萬同胞;8個平臺,象徵著三民主義五權憲法。臺階用蘇州花崗石砌成。可以説,南京中山陵是兩岸聯繫最為緊密的一處場所。

[責任編輯:陳文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