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簡介 ——宜興紫砂文化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2021-07-27 14:2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從1983年正式對外開放至今,便承載了陶瓷文化保護、傳承、弘揚、發展和對外文化交流的功能,它位於宜興市以南15公里的丁蜀鎮仙鶴山麓,館區依山而築,氣勢宏偉。2014年,宜興以陶瓷博物館為主體,設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這是江蘇省繼中山陵之後第二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也是全國唯一的以紫砂文化為主題設立交流基地。
  宜興海峽兩岸交流基地資源厚實,內涵豐富,載體多樣。以陶博館為主體,文化為主線,由點帶面,連線成片,輻射全市。聚合了“七個一”:一會(宜興市陶瓷行業協會)、一館(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一城(中國陶都陶瓷城)、一窯(前墅千年古龍窯)、一園(紫砂礦遺址公園)、一室(一批大師工作室)、一節(中國宜興國際陶瓷藝術文化節)。目前,基地館區佔地面積40000多平方米,展館面積近4000平方米,是目前我國規模和影響較大的陶瓷博物館,並在海內外享有較高的知名度。2015年新建成陶博館藏品庫房綜合大樓和“顧景舟紫砂藝術館”,建設總面積達5050平方米,改造擴建面積5400平方米,同年10月顧景舟藝術館隆重開館。聯合陶瓷行業協會、大師工作室、陶瓷城,加強兩岸紫砂行業、協會、産業、人才等相互間的交流,舉辦了一系列兩岸紫砂陶藝作品展、研討會、座談會、交流會、鑒賞會、培訓班以及青少年交流等活動,有效推動了兩岸紫砂文化、陶瓷産業以及宜興兩地基層民間的交流與合作。
[責任編輯:馬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