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古色”為根——浸潤人文底蘊

2021-12-29 09:15:00
來源:瀟湘晨報
字號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縣委全面系統部署,精心擘畫了炎陵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提出堅持綠色崛起、融合振興,立足“全球華人的精神家園、中國革命的紅色家園、宜居宜遊的美麗家園”,著力打造“文旅康養基地、生態工業基地、特色農業基地”,全力建成“國家級綠色發展先行區、湘贛邊協同發展樣板區、長株潭融合發展幸福區”,全面開啟炎陵高品質發展新征程。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全縣幹部群眾努力創造性地落實“聚焦、裂變、創新、升級、品牌”工作思路,高品質推進各項重點任務落地見效。本台推出《打造“三基地” 奮力譜寫新時代炎陵高品質發展新篇章》專欄,今天播出首篇報道《做好炎帝陵“古色”文章 加快打造文旅康養基地》。炎陵縣以擦亮“炎帝陵”品牌,弘揚炎帝文化為契機,堅持“古色”為根,深化文旅融合,加快打造文旅康養基地。
  “洣水環流,古樹參天,景色秀麗。”今天,我們來到了位於炎陵縣鹿原鎮的炎帝陵,這裡是以中華民族始祖炎帝神農氏的寢陵之地為核心的風景名勝區,被譽為“神州第一陵”。2020年1月,炎帝陵正式晉陞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也是全市唯一的5A級景區。
  炎帝陵"漢載有陵,唐有奉祀,宋建陵廟,清定形制"香火延綿數千年。據史籍傳載,炎帝神農氏為中華民族的始興、繁行和發展作出了一系列開創性貢獻,建立了不朽的“炎帝功績”。始作耒耜,教民耕種;遍嘗百草,發明醫藥;作陶為器,冶制斤斧;日中為市,首倡交易;削桐為琴,練絲為弦;弦木為弧,剡木為矢;績麻為布,織衣作裳;相土而居,臺榭為房。
  近年來,炎帝陵立足文化、旅遊資源優勢,把提升遊客旅遊體驗作為重中之重,通過增設休閒座椅、指示牌、旅遊觀光車等基礎設施,開發皇山生態遊覽區,提升景區品質;引進“全景3D虛擬遊”、智慧購票、人臉識別系統等科技,打造智慧型景區。炎帝陵景區先後獲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中華全國歸國華僑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最佳農耕文化旅遊勝地等榮譽。
  炎帝陵管理局局長 羅金亮:這些年,我們以鞏固國家5A級景區創建為抓手,拓展和提升景區內的核心景點,同時注重也大力提升服務水準,進一步增強炎帝陵景區的軟實力和競爭力,進一步做大做響炎帝陵品牌。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炎陵縣堅持推進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炎帝陵作為中華根源文化和傳統文化的象徵,吸引了海內外大批遊客前來祭祀,先後舉辦己亥年海峽兩岸炎帝陵祭祀大典、2021中華茶祖節暨“茶祖紅”茶旅文化節、辛醜年祭祀炎帝陵典禮等大型祭祀活動,推動炎陵旅遊向特色化、優質化、效益化發展。成功創建5A級景區以來,共舉辦了400余場大中小型的祭祀活動。
  湖南炎帝盛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 彭程:為了更好的服務祭祀活動,我們通過加強與省、市以及炎帝陵基金會辦公室的對接,規範了祭祀流程,定期開展了人員培訓,針對性的修繕了大殿的設施等方面,來讓遊客享受優質的體驗,不斷傳播和發展炎帝陵的祭祀文化。
  為深化文旅融合,豐富旅遊元素,炎帝陵為學生團隊量身定制研學體驗課,還推出炎帝陵祭典體驗活動和精彩紛呈的炎帝民俗文化表演,讓遊客們以親身體驗肯互動參與的形式了解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炎帝陵講解員 楊帆:炎帝文化保護傳承中心根據炎帝文化,編排了大型的舞蹈情景劇《炎帝頌》,每個週末呢,都會有演出,讓遊客能更生動的感受到中華根源文化魅力。
  遊客:看了這些民俗文化表演,像竹竿舞啊還有耕地播種舞蹈這些,還是比較精彩的,濃厚的炎帝文化,讓我覺得此行是值得一來。
  在“炎帝陵”這塊金字招牌的輻射帶動下,景區周邊居民紛紛開起了農家樂,在家門口實現增收致富。炎帝陵周邊的網紅餐廳“卷耳——木居”是集産業發展、旅遊觀光、採摘體驗、特色餐飲、休閒度假于一體的“農耕文化體驗基地”,遊客在這裡能從事種田、種藥,以及抓魚、捉泥鰍各類農事活動。
  卷耳一木居總經理 曾意強:我從部隊退伍回來,看到了炎帝陵帶來的商機,於是堅定了開農家樂的決心。在縣裏的扶持下,卷耳一木居現在成為網紅民宿。
  同時炎陵縣充分發揮炎帝神農氏“八大功績”在影響力,引進相關企業來炎投資。2020年,總投資7億元的神農百草藥王谷項目正式簽約,項目投産後,年産值可達10億元以上,安排就業1000人,帶動3000戶農戶參與中醫藥産業開發。産業的落地是對炎帝陵景區景觀文化的有力補充,同時也帶火了地方經濟,帶富了附近村民。
  炎帝陵作為炎陵對外開放的閃亮名片,拉動了縣域旅遊經濟發展,全縣旅遊人次、旅遊總收入穩步提升。
  古色是炎帝陵最靚麗的底色,炎帝文化是炎陵最彌足珍貴的資源。炎陵將保護好老祖宗留下的寶貴資源,發揮好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著力打造“文旅康養基地”。
[責任編輯:馬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