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炎帝神農故里

2021-04-23 15:2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炎帝神農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神農文化對中華民族文化生成和發展産生了偉大作用。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屬中華民族,都尊崇我們民族的共同祖先,都為我們民族創造的輝煌文明而自豪。湖北隨州作為炎帝神農故里,憑藉獨特的炎帝文化資源,不斷加強與臺灣同胞的民間交流,開展了一系列的交流活動,産生了巨大影響。為進一步弘揚炎帝精神,增強臺灣同胞的文化認同感和民族歸屬感,2013年6月成功將“隨州炎帝故里”創建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時任國臺辦主任張志軍親自授牌。

  “隨州炎帝故里”位於湖北省隨州市隨縣厲山鎮,總規範圍20平方公里,核心景區1.73平方公里,總投資3.5億元。建有謁祖廣場、神農大殿、神農大像、功德殿、烈山湖等五大功能區30余處人文和自然景觀。整個景區古樸莊重、恢弘大氣,文化底蘊厚重、內涵豐富,現為國家4A級景區。交流基地落戶以來,累計投資2600萬元,建成(改造)了一級遊客中心、神農書院、廟會文化廣場、神農泉等一批景點和景觀,實現了景區面貌和功能的全面提升,增強了遊客的參與性和體驗性。

  利用兩大活動平臺,不斷提升交流層次和效果。持續舉辦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先後邀請中國國民黨榮譽副主席蔣孝嚴,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林政則、陳鎮湘,新黨主席郁慕明,臺灣新同盟會會長許歷農等臺灣政界、商界、文化界知名人士以及一大批臺灣基層民眾蒞隨參加,炎帝祭祀中心的地位得到更加鞏固,交流基地的品牌效應更加彰顯。持續舉辦海峽兩岸炎帝神農文化論壇,不斷深化兩岸炎帝文化學術研討。歷界研討會上,多位臺灣專家學者與大陸專家學者一起,圍繞炎帝文化的豐富內涵及其核心價值,以及如何增強臺灣同胞及全球華人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向心力等內容,深入開展研討和交流,形成了一批寶貴的學術研究成果。

  策劃、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兩岸交流活動。依託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圍繞隨州獨特的炎帝文化、青銅器文物資源、專用汽車、香菇産業等,2013年以來組織開展了臺灣中華兒女文史體驗營、臺灣中華統一促進黨代表團、海峽兩岸考古教學交流參訪團、苗栗縣鄉鎮代表參訪團、臺灣現代農業參訪團、臺北市湖北同鄉會參訪團、臺灣知名企業家參訪團、海峽兩岸媒體荊楚行參訪團、臺灣聯合報係採訪報道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等一大批兩岸交流項目,10000余人次來隨參訪交流。通過拜炎帝、尋古跡、覽市容、拉家常、話親情,雙方的手拉的更近,心貼的更緊,兩岸同根同祖、同種同文的觀念更加深入人心。

  下一步,隨州將充分發揮市炎黃文化研究會等機構力量,加強對炎帝文化的整理和挖掘。鞏固兩大活動平臺,不斷提升交流層次和實效。面向臺灣基層民眾,舉辦系列炎帝文化專項交流活動。以創建5A級景區為目標,持續進行軟硬體建設。

[責任編輯:馬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