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寫真:兩岸遊客粵東南澳總兵府度中秋
中新社汕頭電 題:兩岸遊客粵東南澳總兵府度中秋
中新社記者 李怡青
中秋節將至,記者6日來到粵東汕頭南澳總兵府,見到年輕小夥柯潤澤正嘗試抬起一塊大石頭。
汕頭南澳總兵府是海峽兩岸交流基地,中秋節假期,來自兩岸三地眾多遊客到此度假。
“試了好幾次,可是‘驗兵石’就是沒動靜,還是小心點好,腰別給閃了。”來自臺灣的柯潤澤告訴記者,今年隨父親回鄉過中秋,順便來南澳總兵府遊玩,聽説鄭成功當年在南澳招兵時種下了“招兵樹”,還用這塊“招兵石”檢驗新兵,據説抬得起的人才可以入伍。
記者採訪了解到,4日,今年應徵入伍的南澳新兵也在此“招兵樹”下開啟了軍旅征程。
南澳總兵府是中國唯一的海島總兵府,位於南澳縣深澳鎮,始建於明朝,先後有173位總兵、副總兵赴任,印證著鄭成功父子招兵赴臺打擊荷蘭侵略者的史實,自康熙24年起,總兵府負責閩粵二省及臺灣、澎湖的海防軍務,記錄著先輩在鴉片戰爭中抗禦外國侵略者的光輝歲月。
祖籍南澳的臺灣林姓先生説,汕頭和臺灣的地域文化接近,兩地都信仰“三山國王”和“媽祖”,汕臺實現直航後,行程縮短,回鄉探親旅遊更加方便。
南澳總兵府還是省級反腐倡廉教育基地,一塊古代行政公署“禁示碑記”和具有港口管理特色的“港規碑記”的23塊碑石,都記載著優秀總兵勤政為民和務實清廉的事跡。
日前海峽兩岸海洋經濟合作交流會上,中共中央臺辦、國臺辦副主任葉克冬向“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授牌。
廣東唯一的海島縣南澳,位於粵、臺、閩交界處,是廣東距離臺灣最近地區。距離臺灣澎湖馬公港僅102海裏,兩地隔海相望,語言相通,習俗相同,往來密切。
南澳是重要的臺胞祖居地,在臺灣的南澳籍同胞達10萬多人,超過南澳本島人口。據悉,每年約有260多艘臺船進南澳島港避風補給,南澳島每年接待臺胞1500多人次。2014年上半年,上島遊覽南澳涉臺古跡景區的海內外遊客更是突破30萬人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