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南安鄭成功故里

2021-09-24 14:2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南安市鄭成功故里于2018年7月被國臺辦授予“海峽兩岸交流基地”,作為南安市名片之一的“鄭成功故里”在新時代煥發出了新光彩。近年來,南安市委市政府搶抓機遇,主動作為,先行先試,將“鄭成功故里”這一品牌優勢打造成兩岸暢敘鄉誼的新平臺、交流合作的新載體、青年聯誼的新陣地,推動南臺全方位融合發展。
  鄭成功是中華兒女、兩岸同胞共同敬仰的民族英雄,他驅逐荷夷、開發寶島、教化惠民的豐功偉績,愛國禦辱、忠貞愛民、開拓創新、堅忍不拔的成功精神,已成為聯繫溝通兩岸同胞骨肉情誼的精神紐帶。
  南安市鄭成功紀念館:南安市鄭成功紀念館位於石井鎮鰲峰山上,佔地面積3000余平方米,建築面積2790平方米,設一個序廳和兩個大展廳,生動、詳細地介紹了英雄鄭成功一生的豐功偉績。館內陳列了與鄭成功有關的珍貴文物、稀世瑰寶200余件,是中宣部命名的首批百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
  鄭成功陵園:位於南安市水頭鎮橄欖山麓,佔地面積 998平方米。永歷十六年(1662年)五月初八日鄭成功病逝,葬于臺南市洲仔尾,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五月二十二日遷葬今地鄭氏祖塋內,隨同遷葬的還有其父鄭芝龍、其妻董氏、其子鄭經的靈柩。1962年,為紀念鄭成功收復臺灣300 週年,福建省人民政府撥款修葺,重立碑記。1982年,鄭成功陵園被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國家再次撥款修築墓道和專線公道,綠化林木花草,並在兩側增建石構憩亭各1座。
  延平王祠與成功廟:西元1699年5月22日,清康熙帝下詔將鄭成功及其父鄭芝龍、其子鄭經遷葬故里,並在石井鄭氏宗祠修建“延平王祠”。1998年,海內外鄭成功信眾及臺灣100多座鄭成功廟共同捐資,在延平王祠所在的鰲峰東麓奠基建設成功廟。2004年,石井成功廟主體大殿正式落成,吸引了眾多海內外信眾前來祭拜。2012年6月,在廟裏舉辦了紀念鄭成功開臺350週年暨進香“封神”祭典,敕封鄭成功為“忠孝英烈聖明仁德真君平夷鎮海護國天尊”。
  鄭成功碑林:位於石井鎮鄭成功紀念館旁。收集了國內(含港澳臺等地)和日本、菲律賓、新加坡、印尼、美國、法國等國家共200多幅歌頌鄭成功豐功偉績的題字,融楷書、行書、草書、隸書于一廊,展現了鄭成功愛國主義的崇高精神和中華民族的偉大文化藝術。
  海上視師石:位於石井鎮馬江西岸,白鶴山東麓,其石陰刻“海上視師”四個大字,字跡清晰,蒼勁有力。民族英雄鄭成功於其十數載抗清鬥爭期間,屢屢回到故鄉,時常立於該石上,檢閱視察或指揮操練馬江上的鄭軍水師。
  基地聯繫方式:林應權 0595-86366687
[責任編輯:馬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