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第十二屆海峽兩岸船政文化研討會在馬尾舉辦

2021-06-20 00:18:00
來源:東南網
字號

  18日,在中國船政文化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點輪機車間,由臺盟中央指導,福州市政府、臺盟福建省委、福州市政協、福建省文史研究館主辦,馬尾區政府和福州市臺港澳辦承辦的第十三屆海峽論壇第十二屆海峽兩岸船政文化研討會舉辦。

  今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和船政創辦155週年,在第44屆世界遺産大會即將舉辦之際,研討會以保護船政遺産,傳承歷史根脈為主題,海峽兩岸15所高校學者,以及船政和近代海軍後裔參加活動。

  輪機車間是一座鋼木合構紅磚建築,建於1867年,至今已有154年,當天這裡還舉辦船政工業遺存展。馬尾船政文化研究會會長陳悅説,這是現存船政老建築之一,也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近代紅磚工業建築。在當時的歐洲,紅磚建築被視為近代化的重要標誌之一。

  一部船政史就是半部中國近代史。155年前,船政在馬尾誕生,轟轟烈烈地開展了建船廠、造兵艦、制飛機、辦學堂、引人才、興海軍等一系列富國強兵活動,在中國歷史上創下多個第一,培養和造就了嚴復、薩鎮冰、詹天佑、鄧世昌等一批近現代名人,馬尾成為近代海軍搖籃和近代工業發祥地。

  研討會上,兩岸專家學者從文化在增進兩岸關係中的作用和價值”“船政歷史遺産的保護”“船政歷史研究的傳承與開拓”“由船政談起,海峽兩岸職業教育的對比”“讓船政的歷史活起來,兩岸青年文創設計的發展”“保護遺産,傳承歷史等方面為船政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建言獻策,共敘文化根脈,探索發展之道,讓百年船政起來、起來,延續百年船政之精神,共築強國之夢。

  中國近代海軍史專家、復旦大學中外現代化進程研究中心研究員姜鳴表示,很高興看到船政遺存的工業建築受到很好保護並開始活化利用。

  這裡有150多年曆史的輪機廠、繪事院、官廳池、鐘樓、一號船塢,應進一步增強體驗感。福建省建築設計研究院總設計師梁章旋説。

  福建社科院歷史研究所所長劉傳標建議,加強文物徵集和文獻檔案收集整理,整合省內外研究力量拓展研究領域,兩岸共同探索建立船政史料中心和研學基地。

  臺灣學者代表邱毅線上上參加研討會。邱毅説,了解船政文化就會了解臺灣是中國一部分,船政文化是兩岸交流的紐帶。

  海峽兩岸船政文化研討會2010年開始舉辦,已成為兩岸學界交流的重要品牌。馬尾區負責人説,希望兩岸的專家學者通過船政文化研討會這個平臺,積極投身船政文化研究中,不斷鞏固發展兩岸共同文化根脈,讓城市的文脈、歷史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

  當天,論壇組委會還以船政文化為媒,舉行了船政博物館圓桌會議、船政書局開業、船政研學、船政書籍贈送、《陳紹寬圖傳》新書介紹以及專家進高校講座等活動,共商發展之路,弘揚船政精神。沈葆楨第五代後人沈祖漢向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捐贈《沈葆楨手書題讚鄭成功》拓片。

  當天,雲上船政船政研究大數據資料庫啟動。雲上船政由船政文化管委會和馬尾船政文化研究會聯手推出,旨在充分挖掘船政歷史資源,活化船政文化博物館等館藏檔案的利用,同時依託馬尾區大數據、物聯網産業的技術優勢,建設船政研究大數據,數據庫將對外開放,方便更多人了解船政。

[責任編輯:馬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