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交流結碩果 海峽青年促融合——福州海峽青年交流營地推進兩岸青年交流合作
8月12日的2018海峽青年(福州)峰會上,國臺辦副主任龍明彪向福州市市長尤猛軍授牌,福州海峽青年交流營地正式成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這也是福州市繼馬尾船政文化園區、三坊七巷之後,第三個國家級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為進一步深入開展榕臺交流合作提供了載體。
海峽青年交流營地位于閩江下遊入海口的瑯岐島,佔地約203畝,地上總建築面積約14.3萬平方米,總投資約18億元。海峽青年交流營地自2017年8月首次全面投入使用後,至今重點承辦了海峽青年節、兩岸教育十年成就展和校長論壇等大型涉臺活動,接待了3000多名兩岸青年來營地交流聯歡,成為兩岸青年交流交往、創新創業的重要平臺。
五年時間打造海青節“五星級”營地
自2013年福州舉辦首屆海青節以來,福州市就致力打造一個可供海峽兩岸青年交流的綜合性營地。2017年之前,來福州參加海青節的兩岸青年多住宿在不同酒店,集中活動的舉辦場所也選在海峽會展中心。為升級配套,讓兩岸青年擁有共同的“家”,福州于第三屆海青節期間啟動建設海峽青年交流營地。
第四屆海青節時,營地部分建築交付使用,兩岸青年獻出金點子,為共同的“家”規劃發展出謀劃策。2017年第五屆海青節期間營地全面投入使用,完工的一期工程包括海峽青年會展中心、海峽青年創意園、海峽青年文化街、海峽青年活動中心、海峽青年公寓和青年旅社,五大板塊呈扇形分布。
海峽青年交流營地作為一個集交流活動平臺、創業就業平臺、聯誼融合平臺為一體的“兩岸青年之家”,功能布局和建築形態凸顯青年活潑的天性,福州元素和海峽文化元素彰顯閩臺地域特色。
海峽青年會展中心是營地的主體建築,承擔海青節論壇、活動的舉辦。會展中心共4層,建築高度32米,總建築面積5.1萬平方米,包含多功能廳、報告廳(電影院)、千人宴會廳、小型電影包廂、中小型會議室等功能設施。建築形式受傳統福州民居飛檐、輕柔飄逸的絲綢以及閩江波浪的啟迪,設計理念融入海峽文化,遠觀猶如白鷗展翅,意指兩岸青年共同展翅高飛。
海峽青年公寓位于會展中心的東側,兩棟建築共有房間487間,可供千人住宿。兩棟建築以其團聚的建築表現形式,表達兩岸青年緊密交流、互助共贏的美好願景。
會展中心南側為文化街區廣場,兩側青瓦白牆的閩派建築包圍著紅光湖。文化街作為休閒娛樂和創業空間,其建築表現形式借鑒福州傳統民居及街巷,街巷和庭院空間結合,創造宜人、舒適的社交場所,並以圓弧布局凸顯團聚的意向。文化街店面共有146間,這里已有超市、銀行等入駐,未來還將引進更多商家。
此外,活動中心一層還配備遊泳池及籃球場,二層設有多個健身活動場所,設施設備較為齊全。在第六屆海青節期間,福州各縣(市)區還結合自身優勢特色,在營地內設置壽山石展館、咖啡吧、奶茶飲品屋等配套服務區,為兩岸青年創造宜人、舒適的交流活動場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