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合肥包公園

2021-09-22 09:4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包公園位於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始建於北宋嘉佑七年(1063年),是為紀念北宋著名清官包拯而修建的園林。2017年4月,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批准在合肥包公園設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包拯(999—1062年),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肥東)人,北宋名臣,謚號“孝肅”,後世稱其為“包孝肅”。包拯廉潔公正、立朝剛毅,鐵面無私、英明決斷,敢於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
  包公園佔地34.5公頃,主要由包公祠、包公墓、清風閣、浮莊等景點組成,以最權威、最翔實的歷史資料陳列、文物展示和蠟像向世人展現包拯愛民如子、清正廉明、不畏權貴、執法不阿、鐵面無私的人格魅力。
  包公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包公文化影響輻射海內外,在東南亞和臺灣地區擁有大批信眾,在臺灣雲林、彰化、南投、苗栗、臺北、桃園、高雄等地建有眾多包公廟,其中雲林縣四湖鄉海清宮在臺灣享有“包公祖廟”之稱。合肥包公祠內處處可見臺灣人民對包公的敬仰之情:臺中港區包公會敬奉的香爐懸挂于包公祠大殿內;“照青歷史”匾額由嘉義縣包公進香團敬贈;大殿內的匾額和蠟像館內的三口鍘刀均由高雄大發開封宮包公廟捐贈。
  合臺包公文化傳承交流活動已成為兩岸基層文化交流的品牌項目,包公園將一如既往地牽好這一文化紐帶,不斷加強與各地包公廟的交流互訪,共同傳承包公精神,為增進兩岸同胞的情感認同,促進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創新作出積極貢獻。
[責任編輯:馬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