儺面是萍鄉儺文化的瑰寶,那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的樣貌,讓人印象深刻。在萍鄉,要談到儺面雕刻大師,不得不提彭國龍。
2015年3月18日,吳忠市水務局工會主席丁海燕被點名出任賀家垣村駐村扶貧“第一書記”。
單個分子是如何在納米尺度上發光以及在光的作用下發生極化、激發、散射等各種不同光學響應的?簡單而言,這就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微尺度物質
最新消息
大洋網2019-01-04
“鯤龍”AG600飛機從2016年正式總裝下線不久,機務二中隊就接到了一項重大任務——全機的油量標定及油密實驗。飛機進入滑行試驗以來,為保障設備轉運工作,機務必須每天早上4:30上班,轉運飛機至滑行場地,做好滑行前準備,等待飛行員接收飛機滑行。
央視網2019-01-04
頭發花白、精神矍鑠,言語間時不時爆出一串爽朗的笑聲,這就是董兆乾,他是最早登陸南極的中國科學家之一。同年,國家海洋局和國家南極考察委員會,把董兆乾從杭州海洋二所調到上海,任命他為籌建處主任,籌建中國極地研究所。
央視網2018-12-24
一本老相冊,一本斑駁的宗譜,記載著童漢芳與家鄉、親人的紐帶和牽挂 童漢芳總是說,傳承好家風,才能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工作以後的童漢芳,不僅“規規矩矩做人,認認真真做事”,更有母親不時的叮囑:“勤勞、節險、好學、善良”。
經濟日報2018-12-21
時隔1個多月,杜富國在雷場上說的這句話,依然在戰士艾岩耳邊回響,他眼眶紅了:“是他救了我的命。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翻閱隊里考核成績表,掃雷器材使用、導爆索捆綁扎結、雷障排除等課目考核,杜富國樣樣優秀。
央視網2018-12-21
中國青年網2018-12-20
北京鐵路局保定工務段保定線路車間養路工張旭介紹道岔立螺栓尼龍套取出器使用方法。如今,一套11件的“道岔立螺栓尼龍套取出器”已經成為了保定工務段鐵路維修的必備“神器”。
央視網2018-12-12
那一刻,歐陽自遠和總指揮欒恩傑、總設計師孫家棟情不自禁地擁抱到了一起,他眼睛泛著淚花,哽咽地說:“繞起來啦,繞起來啦……”當時,正在北京參加地下核試驗會議的歐陽自遠接到中國科學院的緊急通知,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帶領一支考察隊趕赴長春。
河北石家莊安建橋綜合警務站主任呂建江:英
廣州“漸凍人”黃志銘:我身“漸凍” 我心
“一帶一路”助力香港經濟再起飛
同升一面五星紅旗 港澳臺青年的新年願望
跟著總書記篤行中國夢
心相連 加油幹
擼起袖子戰昆侖
照亮前行之路的最終還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