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時事  >   熱點聚焦  >   2018  >   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徵文活動  >   優秀徵文

習近平的講話吹起了和平統一的集結號

2019年01月26日 10:10:28  來源:台灣網
字號:    

  1979年元旦,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了《告臺灣同胞書》,標誌著對臺方針政策由“武力解放”向“和平統一”的重大轉變。

  1981年暑期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葉劍英“有關和平統一台灣的九條方針政策”(俗稱葉九條)發佈前,我與其他四位臺籍同胞,受國務院邀請,在北京鐵獅子衚同孫中山故居與日後成為社科院臺灣研究所骨幹的學者,就對臺方針政策進行探討交流,結束後受到時任全國政協主席鄧穎超接見。鄧主席親切地向我們解釋説,由“武力解放”向“和平統一”這一歷史性的轉折來之不易。有很多人尤其是少壯軍人質疑,這一轉變是否意味著解放軍對收歸臺灣沒有把握;是否意味著社會主義制度不具備優越性,因此放棄“武力”,因此不提“解放”。為了釋疑,中央方面進行了大量的耐心説服工作。鄧主席殷切地希望臺灣同胞能夠了解、體會這一來之不易的轉變,把握時機加以珍惜。

  40年過去了!《告臺灣同胞書》中提出的“三通”、“四流”固然已經實現,但“臺灣同祖國分離”這種“分裂的局面”仍然沒有改變,兩岸“軍事對峙狀態”仍然沒有結束。這不免讓人有“人間正道是滄桑”的感慨。

  但“統一是歷史大勢,是正道。‘臺獨’是逆流,是絕路。”習近平在“為實現民族偉大復興,推進祖國和平統一而共同奮鬥”,《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 週年紀念會上的講話莊嚴宣告:“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

  習近平的講話一如既往對臺灣同胞曉之以民族大義,動之以民族感情,同時牢牢掌握兩岸關係發展主導權和主動權。過去對臺政策方面,除了寄希望於臺灣人民之外,還寄希望於臺灣當局,在這次習近平的講話中沒有提到臺灣當局,而是鄭重倡議:“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兩岸各政黨、各界別推舉代表性人士,就兩岸關係和民族未來開展廣泛深入的民主協商,就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達成制度性安排”。習近平表示:“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臺灣任何政黨、團體同我們的交往都不存在障礙”,“願意同臺灣各黨派、團體和人士就兩岸政治問題和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有關問題開展對話溝通,廣泛交換意見,尋求社會共識,推進政治談判。”這就吹起了和平統一的集結號,鼓勵推動和平統一的仁人志士對“一國兩制,臺灣方案”進行熱烈探討。

  2018年11月24日臺灣“九合一”選舉後,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之際,兩岸關係迎來了新節點。

  國民黨在這次選舉拿下了3都12縣市大勝,其中最引人矚目就是無籍籍之名,選前不被看好的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竟然以15萬票的鉅額差距,擊敗了在高雄盤踞20年、選前認為躺著選都會勝選的民進黨籍候選人陳其邁。韓國瑜在與陳其邁進行政見辯論涉及兩岸關係的問題時,毫不回避正面表明他支援“九二共識”。韓國瑜當選後認為,他個人支援“九二共識”是獲得高雄市民擁護的,這一信號非常強烈。其他縣市的國民黨當選人也紛紛響應韓國瑜的號召形成了藍營的共識。他們紛紛表示將設立“兩岸工作小組”負責推動兩岸交流事務,今後藍營執政的縣市與大陸的經貿交往前景看好。眼看著今後藍營執政的各縣市與大陸的交流暢旺,而綠營執政的各縣市卻因為蔡英文的政策寸步難行。蔡英文可以不顧人民的死活堅持她的意識形態,但綠營的縣市長必須照顧人民的日常生計發展經濟,因此綠營執政的桃園、臺南、屏東已表態要搭這個便車均沾利益。臺北市長柯文哲也表示願意合作,韓國瑜對此都表示歡迎。順應這個新形勢,國民黨將新設兩岸城鄉交流服務中心,由縣市長指派1人及行政專家、臺商參加,成為兩岸城市交流平臺。

  “九合一”選舉後已經形成了地方接受“九二共識”包圍蔡英文拒不承認“九二共識”的“中央”的態勢,我們要看蔡英文還有多少底氣抗拒這股壓力。而此次的選舉結果也給大陸引領兩岸關係提供了更廣泛的空間,更積極主動使“九二共識”深入民心的環境。韓國瑜捲起的“韓流”旋風,使與大陸交往的人士擺脫了被扣上“賣臺”這頂紅帽子的恐懼症,在這個基礎上,習近平的講話有可能促使各界人士在兩岸關係上更進一步朝著既問經又問政的方向前進,早日協商如何簽訂“和平協議”。(作者:花俊雄)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