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時事  >   熱點聚焦  >   2018  >   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徵文活動  >   優秀徵文

祖孫三代愛國情

2019年01月18日 14:49:13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去年4月26日,我收到一張請貼,打開紅彤彤的請貼一看,啊!原來是四川省攀枝花市臺粵康養園的董事長黃念祖邀請我參加該園5月1日的開業慶典。

  黃念祖為何請我參加慶典,這緣由得從31年前的1987年4月説起。

  全國人大常委會《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以來,兩岸關係雖有坎坷,但兩岸關係向前發展是大趨勢。1987年3月下旬,在臺居住的黃鐘田帶領兒子黃春龍和孫子黃念祖回到離別38年的廣東老家。同年清明節,黃鐘田拜過離世父母和祖先,即刻北上四川攀枝花市尋找在大陸的唯一健在親人黃燕玲妹妹。

  説來也巧,我與黃燕玲同鄉同單位。那時我在單位宣傳科工作,會説粵語,領導就派我陪同市外事局、統戰部的同志接待的黃鐘田。黃鐘田38年前隨軍去臺,1969年脫下軍裝,開始經商,從事康養産業。經過18年的艱苦創業,事業大獲成功,在臺有8家分公司。他對我們説:“老天作證,晴天恨海,兩岸雖未統一,但我在那邊沒有一天不想大陸親人,愛國念親之心至死不渝!”

  祖孫三人在粵期間,給家鄉捐款20萬元人民幣(下同)修路建校,購買2台拖拉機送給家鄉。在攀枝花市,又捐出20萬元給單位修建託兒所和能入住50人的單身職工宿舍。其一舉一動,表現出濃濃的家國助鄉之情。

  也許是年事已高,後來回大陸的就是黃老的兒子黃春龍等人。從2001年起,黃春龍在兒子黃念祖陪同下,先後5次在臺粵攀三地往返。在廣東老家,主要是訪友祭祖,資助家鄉。先後給故鄉購買50萬噸尿素、化肥等農用物資,出資60萬元給3個村修水泥路,贈送20台電腦給村小學。在攀枝花市,主要考察康養項目市場前景,了解招商引資政策、有關臺商在攀投資的法律條文、環保評估及項目選址等。

  他每次在攀,我均始終作陪。市外事辦、統戰部、工商、銀行等部門也都熱情相待,為其投資創造條件。2012年8月13日,黃春龍與攀枝花市相關部門正式簽訂康養項目投資協議。據我所知,他5次入攀考察,共給市聾啞學校、市敬老院、市精神病院等弱勢群體捐款捐物達130萬元之多。資助家鄉,回攀投資、扶弱濟困,其愛國之情日月可鑒,受者作證。

  有其父必有其子,子出於“藍”而勝於“藍”。在祖父、父親多年的家教和自身勤奮努力下,黃念祖不但在臺取得學士學位,還在英國康橋大學獲得碩士學位,並謝絕英方以優厚待遇挽留,毅然回到父親身邊。更使我起敬的是,他同意父親的安排,在臺家業由父親請人管理,自己攜妻帶子回攀創業,定居攀枝花市。用他的話説就是“兩岸同根,血濃于水,祖國統一,必須實現,我回攀定居,就是比別人先‘統一’一步!”其愛國情懷由此可見一斑。

  2013年元宵節剛過,黃念祖就飛抵攀枝花市。開始著手于準備、動工興建其父與攀枝花市簽訂的康養項目。能人逢盛世,盛世出能人。黃念祖在攀興建項目這5年,正是全國人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5年。在這種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勢助推下,黃念祖帶領他的團隊,知識作帆,行動為槳,披堅執銳,搶趕工期,不怕背脊斑斑鹽鹼,無懼眼前層層風沙,高品質高速度提前兩年完成全部工程,于2018年元宵節開始試營業。

  黃念祖的康養項目是一個大型的綜合康養園。他主動與市扶貧辦聯繫,為扶貧出力。康養園提供的382個就業崗位全部錄用困難家庭的子女。同時,他用在扶貧上的資金超過其祖父、父親在大陸資助的總和。

  行筆至此,又回到此文開頭。去年5月1日一大早,我拿著請貼,帶上黃念祖的姑婆黃燕玲,驅車前往開業慶典現場。這裡彩旗飄揚,鑼鼓喧天,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此時此刻,只見“四川省攀枝花市臺粵康養園”園名牌匾格外醒目。(作者:吳克安)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