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時事  >   熱點聚焦  >   2018  >   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徵文活動  >   優秀徵文

明月千里寄相思——追憶祖父輩分離幾十年的鄉愁

2019年01月18日 14:27:51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人隔千里路悠悠,未曾遙問星已稀,懇請明月無煩憂,徐將問候遙相寄……

  我是高山族,2000年生人,是在大陸的第四代臺胞。幼時的我曾隨祖父祖母踏過故鄉臺灣臺南。只是由於年齡尚小,不懂為什麼登上飛機時,祖父總是顫抖的手;不懂見到遠隔千里的大爺爺(爺爺的哥哥)和姑奶奶(爺爺的妹妹),爺爺流下的淚。

  那年,我清楚地記得,是在我上小學三年級的暑假,早上的鬧鐘,讓我有點吃不消。坐在機場的椅子上,不出聲不言語,爺爺和哥哥在旁邊逗弄我,卻依舊提不起一點興致,神情懨懨,望著送別的爸爸媽媽越來越小直至不見的身影,癟了癟嘴,心裏有點空落落的。

  等到坐上飛機時,已經過去了近一個小時,改變我情緒的是飛機裏陌生又新奇的設施與環境,坐在旁邊的祖父,疼愛地揉了揉我的頭。

  看煩窗外蓬鬆如棉的雲,我把眼神移開,轉向祖父。爺爺平靜的坐在那,顫抖不安的手卻出賣了他表面的平靜,雖不知為何如此,卻知道祖父十分看重這次歸故鄉,早在出發前幾天,便不停收拾這收拾那,嘴裏還在不停念叨,那時的祖父,更像一個孩子,得到了期待很久的玩具,費了很多功夫,終於如願以償,準備出門的心情一般。

  到達臺灣時,已是霓虹閃爍,萬家燈火。喧囂的黃昏中,微風拂面。那晚,爺爺帶著我們一行人在賓館大廳,等候著兩個親人——爺爺的哥哥和妹妹的到來。爺爺激動地張目遠望,瞇縫著眼睛一個個地辨認,畢竟分離時候他們彼此還年輕,而今又已過近五十年,白髮銀絲,早已物是人非。

  當爺爺的兄妹二人急切地趕來。彼此深情的凝望對視之後,便緊緊的擁抱在一起。我聽到了低沉的蒼老的啜泣。靜靜地聽著那泣不成聲的訴説,我的心像是擰在了一起。

  因為兩岸曾經的隔絕,爺爺的父母親直到臨終前,都不曾再見過在臺灣的兩個孩子。而爺爺那次的遠歸,既是為了見一面自己已多年思念未見的兩個兄妹,也是為了能夠把自己母親對孩子的愧疚向他們表述,96歲高齡的曾祖母,無法親自來此。一雙年紀還小的孩子,孤苦伶仃遠離父母,長大成人該是經歷了怎樣的悲切艱辛?聽著長輩們互訴衷腸,彼此訴説著別離的苦難、多年的思念,我也禁不住熱淚盈眶……

  這次隔絕半個世紀的相見,大家徹夜未眠。多少個日夜,骨肉至親,隔著那灣淺淺的海峽遙遙相望,期盼團圓。此刻終於夢想成真。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講話中莊嚴宣告:“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我們是生活在海峽兩岸的一家人啊!血濃于水,我們是多麼盼望祖國統一的那一天啊!中國是溫暖的家,臺灣是離散的兒。聞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臺灣》在耳邊縈繞“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月是故鄉明,或許只有那輪明月,才能解兩岸的相思之苦吧!

  我堅信,兩岸親人的團圓之期已不再遙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定會在我們這一輩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也必將在我們這一輩完成。

  我把鄉愁托明月,明月千里寄相思。(作者:張欣雅)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