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領航新征程】十九大代表在基層 | 他們帶回十九大“好聲音”

2017年11月03日 10:07:21來源:新華報業網-新華日報

  邵中國代表:

  現在要鼓勵鄉親們“鳳還巢”

  村部小廣場上晾曬著新收的稻穀,10月29日,十九大代表邵中國和村民周達平在村部聊著今年的收成:老周種了30畝地,養了100多頭豬,老兩口在家一年收入十幾萬元,比出外打工強。和興村黨總支書記周建國補充説:“縣裏開發區到村裏招工,包吃包住3000多元一個月。”邵中國感慨地説:“我出去打工20年,家鄉發展了,打工農民回來有了很好的平臺,跟我們當時出去大不一樣了。回杭州以後,我要鼓勵年輕人回家鄉來!我這個流動黨委書記,過去是幫進城的農民找工作,現在要鼓勵他們‘鳳還巢’。無論是進城,還是回鄉,我的任務都是要幫打工的鄉親過上好日子,為家鄉作貢獻。”

  打工農民出身的邵中國有兩個“家鄉”——一個是灌南縣李集鄉和興村,一個是他帶領鄉親們打工的杭州市下城區。黨的十九大結束後,邵中國回到和興村,幾天來忙著宣講,心裏還惦記著遠在浙江的鄉親——周達銀、劉孝中等幾個支部書記天天打電話問他什麼時候回杭州,那裏的普通打工農民也急切盼望他回去,要聽他親口講講北京開會的盛況、他對十九大精神的理解。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對這句話,我們農民工特別高興。”邵中國説,杭州房價很貴,偏僻一點的地方也要3萬元一平方米,作為“新市民”的打工農民買房很難;租個十來平方米的房子,一個月要3000元。近年來,浙江城市加大棚戶區改造,農民工們只好到更偏遠的地方租房,花在上下班路上的時間又增加了。去掉租房、吃飯,鄉親們口袋裏攢不下多少。在外打工的鄉親對家鄉的變化不是那麼了解,老邵急於把家鄉的情況帶過去。周建國拿出一張“申軒電子招工任務表”,和興村的任務是招工5個人,這個近5000居民的大村裏,2000多人在外打工,青壯年幾乎走空了,月薪3000多元竟然招不到5個人。邵中國連忙拿出手機把表格和招工資訊拍下來,並向記者解釋,李集鄉鄉長陳濤跟他約好要跟他一起去杭州,在灌南打工農民中開招工説明會,他要多收集資料帶回去。

  邵中國用“激動和責任”來表達自己心情,他説:“從北京回來,我首要的任務就是和灌南、杭州兩地黨員幹部一起繼續深入學習和貫徹十九大精神。參加十九大,我更真切地感到作為一名黨代表的光榮,這也是黨對我們流動黨委和在外務工群體的重視,我更深刻地感受到肩上的擔子不輕……”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十九大報告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邵中國説,在未來幾年裏,他要努力發揮好自己的橋梁紐帶作用,把灌南縣大力發展園區工業和鄉鎮企業,積極扶持小微企業的做法推介出去,爭取招引更多的企業入駐,吸引更多的家鄉人回鄉創業就業,為家鄉的發展多作點貢獻。

  本報記者程長春本報通訊員管三松孫蓀

[責任編輯:葛新燕]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