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學者紀欣:民心是化“獨”促統關鍵

2017年11月05日 15:32:00來源:台灣網

  紀欣

  臺灣《觀察》雜誌社社長兼總編輯紀欣(資料圖片)

  2016年11月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京會見了洪秀柱率領的中國國民黨大陸訪問團,並就兩岸關係發展提出六點意見。習近平強調,兩岸是割捨不斷的命運共同體。要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政治基礎,堅決反對“臺獨”分裂勢力及其活動,推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增進兩岸同胞福祉,致力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2016年11月11日,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週年大會在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併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強調,孫中山先生始終堅定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旗幟鮮明反對一切分裂國家、分裂民族的言論和行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絕不容忍國家分裂的歷史悲劇重演,是我們對歷史和人民的莊嚴承諾。我們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7月17日,以“緬懷孫中山,共築中華夢”為題的孫中山先生誕辰紀念論壇在臺北舉行,兩岸各界200多名嘉賓出席;11月12日,一系列民間團體分別在臺北、高雄等地舉行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的活動。

  針對這兩則新聞,臺灣《觀察》雜誌社社長兼總編輯紀欣撰文指出,

  一、習近平總書記所説的六點意見,通過電子及平面媒體,普遍地傳達到臺灣民眾耳裏、眼裏。針對第一點,要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臺灣媒體清楚地,一字一字地報道,習總書記當時説的是:“承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的九二共識,關係認定兩岸是一個國家,還是兩個國家的根本問題”。儘管2012年7月底時任全國政協主席的賈慶林在哈爾濱兩岸經貿文化論壇開幕式上就講過“兩岸同屬一個國家”,但臺灣媒體大幅度報道國家領導人、中國共産黨總書記對兩岸如此清晰的定位,則是首次。儘管臺灣媒體及政治人物對此避不回應,卻有助於臺灣人民正確認識兩岸的定位。

  在大陸及國際社會,講“一個中國原則”或“兩岸同屬一中”或“九二共識”,講的都是兩岸同屬一個領土與主權從未分裂的國家。必須認識到,臺灣在1990年代雖然承認“臺灣與大陸都是中國的一部分”,但又把中國定義為“歷史上、地理上、文化上、血緣上的中國”,加上臺灣某些政治人物每提“九二共識”時不忘加上“一中各表”,這使“一中”在“各表”後被淡化、虛化、抽象化了,更無法讓民眾認知原來臺灣與大陸同屬於一個國家,兩岸關係是一個國家內部的關係。

  誠如習總書記所説,“在這大是大非的問題上,我們的立場不可能有絲毫模糊和鬆動”。我個人以為,“兩岸同屬一個國家”除可充分表明“一中”是一個依據兩岸現行法律及國際法實存的中國,它也是檢驗臺灣朝野政黨是否真的支援“九二共識”,是否真的反對“臺獨”的最直接最有效標準。我進而認為,大陸在堅持“一中原則”時,也應強調“兩岸是一個國家的兩個部分”、“兩岸關係是一個國家的內部關係”,這絕對有助於(1)排除外部因素,特別是美國,對於兩岸統一的干擾,(2)可以增進臺灣民眾對“兩岸同屬一國”、“兩岸是割捨不斷的命運共同體”、“我是中國人”的認同,(3)可為“一國兩制”創造有利條件。至於稱號問題,本屬於兩岸之間的政治分歧,應繼續鼓勵臺灣當局及早開啟政治對話,以平等協商方式解決之。

  我也建議,因承認“九二共識”,享有8年兩岸和平發展榮景的國民黨,若想重新執政,就必須承認“兩岸同屬一國”、“兩岸關係是一個國家內部的關係”,以期引領臺灣民意,並凸顯它與民進黨在兩岸主張上有根本性的差異。至於蔡英文若因各種考慮,尚不願坦然承認“九二共識”,應至少先表示“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關係”,“不是一中一台”,以釋出善意,改善當前的兩岸關係。

  二、11月11日上午,我有幸坐在人民大會堂聆聽習近平主席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週年大會上的演講。50分鐘的演講,不僅清楚説明瞭中國共産黨在孫先生生前如何與他的合作,在他生後如何繼承了他的志業,更精確回顧反省了中國近現代史,客觀準確説明瞭國家當前的處境,並鄭重地向世人宣誓中國有雄心壯志對人類做出更大的貢獻。

  我以為這一篇令人動容的演講稿應該繼續在國內外廣為宣傳,一方面教育政府官員如何為民服務、與人民站在一起;二方面鼓勵全國民眾要有民族自信,不守舊,但也不崇洋媚外;三方面可激發崇敬孫先生的海外僑胞之愛國心;四方面可提醒臺灣民眾孫先生對國家統一至死不渝的決心與信念。

  習總書記在演講中強調“我們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這“六個任何”立即成為臺灣熱議的話題,被視為大陸當局對於“反對臺獨”最完整最清晰的一次表述。我認為,他説的“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因素”,更清楚顯示大陸方面將以更靈活的方式,透過更積極的兩岸民間交流互動,更直接地爭取臺灣民心。

  民心是化“獨”促統的關鍵。祝願經由大陸及島內支援統一的力量共同持續努力,臺灣民心早日轉向,兩岸關係否極泰來!(紀欣,作者係臺灣《觀察》雜誌社社長兼總編輯)

[責任編輯:王鑫]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