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情係江南——兩岸文化聯誼行  >   最新報道

前臺中文化局長:臺灣文創起步從一張餐巾紙開始

2017年07月17日 10:00:5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談到文創,我想給你講一個從一張餐巾紙到藝術造街的故事。”曾任臺中市文化局長、現任中興大學藝術中心顧問的林輝堂15日在南京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説。

  林輝堂參與的“情係江南精彩江蘇——兩岸文化聯誼行”剛結束,此行中的兩岸文化人士走訪江蘇,文創是受到關注的重點議題。

  林輝堂回憶二十幾年前在臺中市任職的情景。當年,在臺中精明一街有家餐廳“新月梧桐”。與其他傳統餐廳不同,這裡將生動的圖畫印在餐巾紙上,吸引了客人目光;燈飾上也有書法的印字,在燈光照射下清晰漂亮,客人邊吃飯邊欣賞。

  林輝堂説:“當時,文創概念還沒普及,從這家餐廳的設計,我意識到利用文化創意,可以更好地進行商業開發。”於是,他開始在這裡先推動藝術造街。首先,鼓勵其他餐廳推出各具特色的菜品,注意文創設計、展現內涵。

  其次,要求禁止車輛進入,打造成當時歐洲較常見的行人漫步街;店家設立露天咖啡座和椅子,限制流動攤販,同時規劃娛樂活動和景觀設計。

  此外,逢節假日,臺中市政府還舉辦露天音樂會、藝文展示、詩展、裝置藝術展等社區活動,邀請街頭藝術家前來,使街道變得更有活力。

  如此,臺中市精明一街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獲選為1995年臺灣示範商店街。

  林輝堂説,精明一街的例子,讓他看到的文創的作用——從一張小小的餐巾紙設計開始,逐漸擴展到整條街道,最終帶動一個區域的商業發展。

  他還指出,文創發展要建立在文化的基礎上,不能空中蓋樓;擁有文化內涵,才能發揮更好的創意。同時,在城市、街區發展文創産業的過程中,地方政府的作用也很重要,要不斷地為發展文創宣傳造勢、提供積極政策,這樣才能讓文創有發展空間,也讓更多人了解、接受。

  林輝堂表示,精明一街取得成功後,用文創推動街區發展的方式在臺灣漸成風潮。臺中市後來又打造了草悟道、綠緣道等,帶動整座城市的經濟趨於活絡。

  談及大陸近年來文創發展,林輝堂認為,大陸擁有更加深厚的底蘊,這是可以好好利用的方面,像北京的“798藝術區”、南京的“1912街區”,都是成功案例。

  林輝堂強調:“擁有文化底蘊和內涵,才能更好地發展。文化是文創的重要基礎。”(記者 張曉曦)

[責任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