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統一太慢?賴清德竟宣傳起“2027武統”
2025-11-28 15:59: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賴清德在五星紅旗背景下鼓噪大陸“威脅”。(圖片取自網絡)
11月26日,賴清德召集所謂“國安高層會議”,拋出所謂“守護民主臺灣國家安全行動方案”。他公開宣稱,大陸“正以2027年完成‘武統’臺灣為目標”。為此,他研擬“兩大行動方案”,以具體因應“中國並吞臺灣、稱霸印太的野心”。
賴清德炒作的重點是“兩大行動方案”,尤其是“第二項行動”,即所謂“強化防務戰力,全方位打造防務關聯產業”。他提出“三個階段性目標”,宣稱為達目的,2026年度臺防務預算將超過臺灣地區GDP的3%;在未來八年投入1.25萬億元(新臺幣,下同)的經費,建構“先進防衛作戰體係”。
賴當局要提高軍費不算新鮮事,該消息早在數月前已在坊間流傳。最讓臺灣社會產生強烈刺痛感的,是賴清德賣力吆喝的“2027武統”言論。臺媒認為,這意味著賴清德“證實”了“大陸將于2027年攻臺”的猜測。輿論瞬間沸騰。
臺灣社會首先質疑的是“2027武統”的真實性。有分析指出,身為臺灣地區領導人,賴公開宣揚該論調後果嚴重,如果提不出具體事證,就是在恐嚇百姓。事實上,美國智庫與軍界是最早提及“2027”這一時間點的,他們研判解放軍在2027年“具備攻臺能力”,卻從未斬釘截鐵地認定“2027武統”就是中方目標。
賴當局一向以倚美、跪美為能事,但其所謂“2027武統”論調與美國總統特朗普說法存在嚴重偏離。有臺媒指出,特朗普數度強調,在他任內解放軍不會攻臺,而他的任期將持續至2028年底。賴清德故意將2027定為“武統年”,豈不是打特朗普的臉?
此外,有臺軍退役將領進一步質疑,若賴清德所言屬實,那臺軍是不是該馬上行動起來,畢竟當前距離2027年只剩一年多的時間。基本的作戰準備,包括將“經常戰備”提升為“應急戰備”,擬定情報搜集計劃、後勤應變計劃及相關部門的配合應援計劃。然而這些操作無一實行。

賴清德說辭邏輯混亂、自相矛盾。(圖片取自網絡)
事實上,賴清德的“兩大行動方案”本身就存在著邏輯混亂、自相矛盾的問題。他的“三階段目標”已經盤算到了2033年,而提高軍費的規劃則延伸到未來八年。如果“2027武統”屬實,還有什麼必要談2033和未來八年?
28日,國民黨舉行記者會質疑,賴清德莫名其妙丟出“2027武統”的說法,必須說清楚講明白,到底是有情資,還是在嘴炮?賴清德不應為了特定目的,為了意識形態,或希望在武器採購上更順利等目的亂放話。這件事情非常嚴重,影響外資來臺投資,影響軍心與防務部署。
此外,藍營民代還質問賴當局,若情況如同賴所說這麼危險,臺軍向美國大量採購的軍事裝備,如F-16戰機、AGM-154導彈、Mk48魚雷等,交貨一延再延,如果延後到2027年之後,有什麼意義?萬一戰事發生,武器沒來、軍心不安,這場戰役就算讓諸葛孔明來都無法獲勝!
迫于輿論壓力,頑固如賴清德者,也不得不急轉彎。賴辦發言人郭雅慧“澄清”,相關討論是錯誤的片面解讀。但問題是,媒體報道中使用的正是賴清德原話。按照民進黨的邏輯,難道把賴清德的原話復述一遍就是“錯誤的片面解讀”?
有臺媒注意到,賴清德的臉書發文悄悄改變了說法,將“武統臺灣為目標”改為“武統臺灣‘的準備’為目標”。這波操作令臺灣網友感嘆,“小編”又要替賴清德“背鍋”了。有網友在下方留言表示“先叫你兒子回來”“再怎麼買,都是買別人不要的東西”“閒錢太多?真是敗家……前面貨都沒到貨,現在就急著送錢了”。

臺灣民眾黨批評賴清德推人民上戰場。(圖片取自網絡)
臺北市議員侯漢廷發文指出,2008年-2016年,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民進黨執政以來,不斷搞“反中”“臺獨”,才導致兵兇戰危,“臺獨”惹的禍,卻要全臺民眾擔?賴清德親自認證,“票投民進黨,臺灣變戰場”,是正在進行式!他表示,臺灣民眾選擇保障兩岸和平最簡單容易的方式,就是“下架民進黨”!
自上臺以來,賴清德無視臺灣社會主流民意,頑固堅持“臺獨”分裂立場,處心積慮煽動“反中抗中”,此次為鼓噪所謂“行動方案”和“13項具體行動”,竟然成為“武統宣傳員”,一步步把臺灣推向兵兇戰危的災難深淵。
猶記得今年3月,賴當局將大陸界定為“境外敵對勢力”、拋出所謂“17項策略”後,在島內羅織罪名迫害陸配,遭驅逐的陸配罪名之一就是發表所謂“武統言論”。如今賴清德公開在記者會上宣傳“武統”,是不是該將自己驅逐出島了?(文/關其行)
[責任編輯:高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