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恩富:毛澤東思想的當代價值在哪

時間:2013-12-26 11:18   來源:環球時報

  中外對毛澤東、毛澤東思想和毛澤東時代政績的評價,大體有四種觀點:一是認為功大於錯。許多進步人士從客觀事實出發,強調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和建設中毛澤東及其思想完全或基本正確,建國後的前期基本正確,後期以階級鬥爭為綱等思想偏離馬列主義和憲法,屬於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犯了一定的錯誤。

  二是認為功錯對半。有些思維簡單的人士誤信流行的片面資訊,主張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基本正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錯大於功,因而毛澤東有對有錯,功錯對半。這種片面觀點主要源於對改革前28年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失誤的誇大,而沒有看到其成績是主要的,失誤是第二位的,較客觀的評價應接近於民眾所説的“三七開”。

  三是認為完全錯誤。中外右派人士完全或基本否定毛澤東及其思想和政績,或不顧主要事實,誇大失誤;或捏造事實,造謠生事。其目的在於借此否定中國共産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宣揚西方憲政和私有化。如“新西山會議”、“零八憲章”和“儒化共産黨”等輿論,均屬這種動機,旨在擾亂黨心和民心,干擾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發展。

  四是認為完全正確。個別“極左”人士認為毛澤東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思想完全正確,改革後貪污腐化、貧富分化、道德敗壞、思想混亂等問題都是偏離毛澤東思想的結果,進而主張推行類似“文革”的革命運動來解決問題。這種觀點的思維方法簡單化和表面化,沒有分清過去的“文革”與現在的改革、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問題方法的根本區別。

  廣大人民認同毛澤東,首先來源於毛澤東及共産黨的領導使中國人民真正站起來了,初步改變了一窮二白的國家形象。新中國成立後的20多年裏,GDP年均增速超過6%,初步建立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綜合國力和居民生活水準比建國前有較大幅度提高。我國大多數人相信,如果沒有毛澤東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今天中國人民可能“還在黑暗中苦鬥”。同時,今天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開創的,但也是在新中國已經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並進行了20多年建設的基礎上開創的。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後兩個歷史時期不能互相否定,它們相互聯繫又有重大區別,但本質上都是我們黨領導人民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探索。

  那麼,毛澤東思想還有現實意義嗎?前幾年,筆者主持過約三千人的各階層民意調查,近85%的人認為有現實意義。

  首先,從治黨治國大政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對毛澤東思想的科學繼承和發展,兩者都是現階段黨的指導思想和行動指南,這説明在社會主義性質和方向的改革開放發展過程中,毛澤東思想仍具有一定的理論和現實意義。譬如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來源於毛澤東的社會主義社會可分為不發達與發達階段的思想;改革是社會主義自我完善的理論,來源於毛澤東關於社會主義社會生産力與生産關係、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矛盾運動的思想;目前開展群眾路線的教育理論,來源於毛澤東關於群眾路線的一系列思想。

  其次,從社會日常生活看,毛澤東及其時代倡導的學習白求恩、張思德、愚公移山、雷鋒、大慶鐵人和焦裕祿等精神,與當前培育和踐行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密切相連,改革以來部分遏制著自私自利、不講誠信、貪污腐敗、揮霍浪費、官僚主義等不良風氣,廣大幹部群眾在相當程度上依然繼承和弘揚著這些優良和珍貴的人文精神和人道精神。目前我國40歲以上的各界領軍人物和骨幹,很少人沒有受到毛澤東思想以及那個時代精氣神和價值觀的熏陶和影響。

  第三,從世界範圍來看,毛澤東及其時代真心支援二戰後各被壓迫民族獨立、消除殖民主義和種族主義,積極援助不少發展中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的建設,至今仍獲得好評和好感。毛澤東關於“三個世界”的戰略思想,關於中國革命三大法寶的經驗等,至今仍被不少國家共産黨人和進步人士所踐行。僅南亞就有7個國家的共産黨,至今仍主張把毛澤東關於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和政策同本國的具體國情相結合。前幾年查韋斯也曾倡導,把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同拉美的思想家和本國實踐相結合,其執政的實踐、巨大成就和獲得廣大老百姓的擁戴,也是毛澤東思想當代價值的一個體現。▲

編輯:張玲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