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思想是時代永不消逝的“太陽”

時間:2013-12-26 11:08   來源:今視網

  今天,是毛澤東同志誕辰120週年紀念日。上午9時,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雲山、王岐山、張高麗等來到毛主席紀念堂,向毛澤東同志坐像三鞠躬。隨後,習近平等瞻仰了毛澤東同志遺容,共同緬懷毛澤東同志的豐功偉績。

  120年前,窮途末路的大清王朝,剛剛經歷兩次鴉片戰爭的硝煙。彼時,列強入侵、不平等條約締定、領土喪失、殖民國家倡狂,那個曾經輝煌的大清王朝,已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彼時,國破家亡、戰亂紛紛,人民流離失所,經濟殘敗不堪。遭逢大亂,一代偉人毛澤東的誕生,為大治世留下伏筆。

  120年後,改革開放的新中國,經過60餘年砥礪前行,國家獨立、人民富強,拿回了屬於自己的國際尊嚴,打敗了虎視眈眈的殖民侵略,走出了國富民強的大國之范。回眸往昔,國之繁榮昌盛,乃因歷代領導人與人民群眾的團結一致、奮勇前行,而在其中,開天闢地的毛澤東,則是中國獨立、自強歷史上的一顆耀眼明星,以其文治武功,為中國的道路開闢、根基奠定基礎。

  都説百無一用是書生,然而這位胸中藏山河、腹中有丘壑的書生,在“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同時,探索出了一條適合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之路。共産黨初期實力微弱,在各國竭盡腦力抵制中國時候,社會主義必將走向衰弱的謬論中,微弱的星星之火,燎起了社會主義的熊熊烈火,安定了四萬萬民心,新中國以其頑強的生命力和凝聚力,迅速崛起。而這一切的困難和奮鬥,是毛澤東時代的崛起,也是新發展新跨越的崛起。

  毛澤東是中國文學史上獨特的一筆。“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待到春花爛漫時,它在叢中笑”,他的胸懷大志,才能以驚人的氣魄來吟誦詩詞,心中有堅持,處處蘊含著人間正道的真理,心中有真理,才能夠在革命戰鬥和社會建設過程中,探索出毛澤東思想,並指點著新中國奮勇前行。

  毛澤東是世界政治界中耀眼的明星。從一位書生,到一位戰略家,到一位開國者,其中的角色轉變與艱辛,非常人所能夠忍受。一路走來,毛澤東領導著在裝備和物質遠遠低於日本軍、低於國民黨的人民解放軍,匯川成海,建立新中國並以其四大功績,屹立在政治之巔。一是開國,毛澤東帶領中國人民經過了長期的革命鬥爭,終於贏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其中,經過了共産黨人28年的艱苦奮鬥,其中,毛澤東的五位家人為此而犧牲,拋頭顱灑熱血,不外乎如此了;二是正路,毛澤東帶領中國人民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自“一五”開始,毛澤東奠定了我國工業化的基礎。而今,這條現代化社會主義之路,正在以習近平同志為首的黨中央的領導下,越走越寬,越走越遠;三是強國,毛澤東帶領中國人民鞏固了國防,使中國由“有國無防”向陸、海、空三防轉變,這就使得,從沿海到內地,一直到西部地區,到處都有工業基地,包括原子能基地、核子試驗基地等,保證了在動蕩的50年代到60年代,中國無戰爭,政治環境穩定;四是樹黨,毛澤東帶領中國共産黨成為為人民服務的、與時俱進的先進政黨。在中國共産黨的建設過程中,毛澤東功不可沒,實事求是、獨立自主、群眾路線這三大法寶成為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哲學基礎。

  毛澤東是群眾心中永久的旗幟。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從革命初期的相信群眾、發動群眾、依賴群眾,到革命後期的為人民服務,他帶領中國共産黨真心真意為群眾服務,救群眾于水火之中,帶領群眾走向獨立、富強。這面永不腐朽的旗幟,標誌著為人民服務、標誌著富民、標誌著親民,而這面旗幟,在深化改革的今天,依舊迎風招展。

  回眸來路,一路艱辛,但是毛澤東思想為中國保駕護航;展望明天,一片光明,有著以習近平總書記為首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我們感謝偉人毛澤東,帶領人民建立獨立自由的新中國;我們相信新一屆領導群體,會在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指引下,踐行群眾路線,轉變政府職能,率領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構建宏偉藍圖,讓中國夢迎風招展!(曾雪)

編輯:張玲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