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人大代表趙會傑:找到好出路 帶動全村富

2019年03月01日 09:54:00來源:人民日報

  趙會傑代表——

  找到好出路 帶動全村富(新思想基層結碩果我當代表這一年⑦)

  趙會傑(左)在走訪村民,了解情況。本報記者 張 棖攝

  火紅的燈籠、鏗鏘的鑼鼓、錯落有致的民居……

  元宵已過,走進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松山區大廟鎮小廟子村,依然能感受到濃濃的節慶氣氛。

  “我是20多年前嫁到小廟子村的,沒想到日子變化這麼大,更沒想到能和習近平總書記面對面交流!”回想起一年前的場景,小廟子村黨總支書記趙會傑仍很激動,“這一年,我們村又發生了很多變化,今年全國兩會,大夥兒讓我給總書記捎句話,希望他能來小廟子村看一看!”

  總書記對村裏事問得很細

  去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趙會傑向總書記介紹了小廟子村發展情況。

  “我發言的時候,總書記一直面帶微笑,不時插話。”趙會傑回憶説,“總書記對村裏事問得很細,是水澆地嗎?通了自來水嗎?看得出,他對農村非常了解,對我們農民也非常關心,我聽了心裏暖暖的!”

  “總書記這麼牽掛咱們,咱得幹出個樣子。”一年來,趙會傑帶著村民搞起了特色農業。“這一年村裏變化可大了!”趙會傑掰著手指頭介紹:新建150畝設施農業冷棚和2700畝膜下滴灌設施,新修4.5公里環村路,鄉村主幹道裝上了路燈,給村校操場鋪上了塑膠跑道,村裏建起防滲防漏的垃圾填埋場,還建了民俗館和鄉村旅遊接待中心……

  “看得見的變化很大,看不見的變化也不小,比如,村民們找致富門道的多了,對集體的事也更上心了。”説起這些,趙會傑覺得“一年的辛苦很值”。

  口袋更鼓了環境更美了

  鄉村振興要靠産業,産業發展要有特色。趙會傑介紹,去年,小廟子村通過土地流轉,新建了一批設施農業冷棚,反租倒包給村民種植錯峰番茄,每個棚為村民增收8000多元。

  去年9月,小廟子村100盞路燈安裝完成。亮燈那天,村民們三三兩兩坐在燈下聊天。“歡聲笑語,那場面我一輩子都忘不了!”趙會傑説。

  在小廟子村,家家門口都有一個分類處理垃圾箱。趙會傑介紹,去年村裏總共發放500個,還新建了一個防滲防漏防二次污染的垃圾填埋場。

  “大夥兒愛護環境的習慣正在養成,垃圾分類的意識也越來越強。”趙會傑説,“好環境誰不喜歡,可好習慣需要培養。今年兩會,要是有機會,我一定跟總書記説説這事兒!”

  看身邊事,聽百家言。今年兩會,趙會傑想圍繞農村種植養殖污染治理提出相關建議。“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這方面我最了解。”

  扶貧要下“繡花功夫”

  “趙書記啊,可把你等來啦!”走進村民張淑玲家,她一把拉住趙會傑的手,連聲道謝,“多虧了合作社把桔梗送到家門口,讓我在家也能有事幹、有錢賺!”

  以桔梗為主的中藥材種植是小廟子村的傳統産業。張淑玲因為平時要帶小孫女,沒法外出務工。村合作社就把桔梗送到她家門口,她把桔梗去皮後,合作社再來收走。“桔梗直接賣很便宜,但去完皮能賣到八毛錢一斤,收藥材的季節,一個月能掙七八千元呢!”張淑玲説。

  低保戶龐國文患有關節炎,行動不便,也在合作社的幫助下增加了收入。“總書記提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這就需要我們下一番‘繡花功夫’。”趙會傑説,“作為基層幹部,我們必須帶著感情做好工作,因地施策,因戶施策,這樣扶貧工作才會更有效。”

  小廟子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51戶104人,兩年脫貧36戶70人,今年將全部脫貧。“人人想做事,個個有事做,脫貧致富的步伐就會大大加快!”趙會傑説。

  曹樹林 鄺西曦 張 棖

[責任編輯:吳怡]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