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促臺灣同胞思考“臺灣在民族復興中的地位和作用”

2019-02-24 13:27: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北京2月24日電 “那天上午,在臺北辦公室的電腦前聽完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我深感振奮,久久不能平靜。”臺灣《觀察》雜誌社社長紀欣回憶説。

  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其中深刻揭示了臺灣前途命運與民族偉大復興的內在聯繫,引發臺灣同胞認真思考“臺灣在民族復興中的地位和作用”。

  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當時正在美國留學的紀欣被深深打動了。3個月後,首次踏上祖國大陸的她許下心願:希望有生之年看到國家富強、兩岸統一。後來,紀欣回到臺灣,積極投身統一運動,並創辦《觀察》雜誌,大聲疾呼“臺灣前途在於國家統一”。

  紀欣説,習總書記在講話中充分肯定臺灣同胞的愛國主義傳統,充分肯定臺灣同胞在中華民族為戰勝外來侵略的鬥爭中作出的重要貢獻。臺灣愛國愛鄉先輩們為做堂堂正正中國人而付出的犧牲,必將名留青史。

  “我相信並期盼年輕一輩臺灣同胞繼承先輩精神,認真體會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加入促進國家完全統一、共謀民族復興的光榮事業中。”她説。

  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召集人、勞動黨主席吳榮元是一位資深的臺灣統派政治活動家。作為親歷兩岸關係和島內政治數十年波濤起伏的愛國者,他雖年已七旬,仍為祖國統一而不懈努力。

  “總書記的講話有力激發了臺灣同胞做堂堂正正中國人的民族自信心!”吳榮元説,即使在日本殖民統治期間,臺灣同胞都沒有忘記自己是中華民族一分子,期盼回到祖國懷抱。今天的臺灣人更不能失掉中國人認同,更應當追求國家統一。

  習近平總書記的歷史視野和民族情懷,讓吳榮元深深感佩、深受鼓舞。“臺灣問題的産生和中華民族的苦難歷史緊密相連。臺灣同胞在戰勝外來侵略、爭取民族解放的鬥爭中沒有缺席。我深信,在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進程中,臺灣同胞也定然不會缺席。”

  長期從事兩岸關係研究的臺灣戰略學會理事長王昆義認為,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緊扣國家統一和民族復興,體現了高度的歷史責任感。

  “習總書記的話語令人動容。誠然,兩岸同屬中華民族,復興的版圖不能缺少臺灣,臺灣的發展也離不開大陸。”他説,臺灣各界應認真體會大陸方面的政策主張,思考臺灣前途與國家統一、民族復興的深刻聯繫。

  上海市臺聯會長、復旦大學教授盧麗安定居滬上22年,見證了祖國大陸的發展進步,並看到臺胞在大陸獲得的發展機遇和為國家建設、民族復興作出的貢獻。

  “當年臺胞前輩回到大陸抗日,不少人1949年後留下參加建設。上世紀80年代末兩岸恢復交流後,臺商西進,參與改革開放。近年來,來大陸求學的臺生持續增加,許多人畢業後留下就業、創業。今天,越來越多臺胞在大陸發展,在經濟、教育、醫療、科技等諸多領域卓有建樹。”她説,“臺灣同胞從來沒有在攸關國家命運、民族前途的進程中缺席!”

  “臺商是大陸改革開放的弄潮兒,許多人在大陸發展的高速列車上,體驗到飛一般的速度。”在旺旺集團廣西總廠總廠長陳陣看來,國家富強使臺胞切實受益,臺胞在民族復興進程中應當並且能夠作出重要貢獻。

  他説,臺企以強大祖國做依靠,發展空間會更大,在國際上腰桿會更硬,底氣會更足。

  由於島內經濟發展遲滯、“臺獨”勢力操弄造成政治不穩定和社會不安定,“80”後臺灣青年常被稱為“生不逢時的一代”。不過,在北京工作的臺青鄭博宇説:“我們又是生逢其時的一代,我們能夠參與兩岸交流合作,來到大陸加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從而獲得施展才華的更大舞臺。”

  鄭博宇目前擔任北京創業公社港澳臺事業部總經理,他認為,兩岸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團隊是臺灣創業者最好的選擇。“兩岸團隊”在攜手創業中展現出“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的實力。

  “臺灣前途在於國家統一,臺灣同胞福祉繫於民族復興。”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讓鄭博宇信念、信心更加堅定。他相信,只要同胞攜手,兩岸的未來必是光明的,必能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臺灣青年何思穎來南京創業3年多,一直致力幫助更多臺灣青年來大陸看看,期待有更多年輕鄉親一起追夢、築夢、圓夢。

  目前還擔任南京臺青會副主委的她説,這些年祖國大陸不斷發展,中國的世界地位顯著提升,兩岸同胞都感到自豪。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每個中國人共同努力的結果,臺灣人、大陸人都要為此貢獻力量。

  對於習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出“兩岸青年要勇擔重任、團結友愛、攜手打拼”,致力推動兩岸青年交流的臺灣海峽兩岸公共事務協會副理事長魏裕國表示十分贊同。

  “辛亥革命以來,多少青年為復興中華勇於承擔、犧牲奉獻,只為了讓中國有更好的明天。”魏裕國説,兩岸青年一定要精誠團結,共同為同胞謀福祉、為民族創未來。

  臺灣輔仁大學學生沈宏叡説,兩岸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理應緊密合作,共同發展,攜手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國家統一強盛了,臺灣一定會有更好的發展。(執筆記者:查文曄;參與采寫:章利新、劉斐、楊慧、許曉青、陸華東)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