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全國兩會地方談】讓“共發展”與“一體化”齊飛

2019年03月15日 11:55:00來源:中國江蘇網

  2019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將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編制實施發展規劃綱要。

  今年以來,長三角一體化高品質發展按下“快進鍵”。相關省市主動對接國家戰略,並在2019年地方政府工作報告中對推進長三角一體化分別作出了部署。此外,四省市各展所長、深化合作舉措頻出:1月3日,三省一市簽署長三角地區市場體系一體化建設合作備忘錄;2月,上海青浦、江蘇吳江、浙江嘉善發佈《青浦、吳江、嘉善2019年一體化發展工作方案》。三省一市各具特色和優勢,目前在生態、交通、産業、創新優勢整合等方面都在鉚足勁往前推進。

  一體化的深意就是發揮優勢,彌補不均衡。“一花獨放不是春”,長三角高品質一體化發展需要的是“一盤棋”的整體謀劃,不能目光短淺地滿足於一兩座城市的GDP飛增。共發展就是要發揮自身優勢,縮小差距。長三角各地區之間經濟發展差異較小,人緣相親、文脈相連,所以它更有可能率先破行政界限和行政隔閡,在一體化上取得突破和成功。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説:“要從最重要最緊迫的事情做起。”他表示,江蘇經濟體量在長三角區域佔比最重,從一定意義上講,把自己的事情辦好,就是對長三角一體化的重大貢獻。

  一體化的工作需要加快落實,緊抓大機遇。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各地分工明確。上海充當作業系統平臺,並在全球、全國吸引一流人才為長三角提供人才、資金、平臺。江蘇的製造業優勢,浙江的網際網路、數字經濟發展快速,安徽的科教行業、新型工業化是亮點。蘇浙皖與上海形成良好互動,目的就是推動要素自由流動。全國兩會期間,三省一市全國政協委員提交了多份有關長三角一體化的聯名提案;滬蘇浙皖媒體先行,共同策劃、聯合報道,都是展示了三省一市更多融合的行動和發展成效。

  一體化順應百姓期盼,提升獲得感。區域一體化雖然面臨著諸多挑戰,但也迎來了黃金機遇,更重要的是它最終將惠及的是三省一市的民眾,讓每個人能夠享受到發展所帶來的幸福感和獲得感。5G先試先用、跨省共用乘車二維碼、打通省際斷頭路、對取消省界收費站已達成一致,每一項民生紅利都與你我的生活息息相關,都從細微之處改善著生活品質。對照更高品質發展目標,長三角地區在生態環境品質和人居環境安全等諸多方面還需要持續改善,改革的步伐加快加大,老百姓日子只會越過越紅火。

  一體化的作用具有示範效應,實現共發展。作為國家戰略,長三角一體化具有示範效應、標本作用,最終是為了實現高品質發展。去年,滬蘇浙皖三省一市GDP總量達21.15萬億元,佔全國總量的23.5%,擁有13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總數超過500家。中心城市具有産業“虹吸效應”,同樣也有“溢出效應”。如能用好這些資源,長三角的科技創新成果轉化能力勢必將更上一個新臺階。因此,如何加快推動要素資源的最優化配置、形成新競爭優勢至關重要。

  任務艱巨,一體化是一個長期過程,中間會有很多障礙,啃“硬骨頭”趟“深水區”的任務現在就交給了長三角。無論是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建設,還是長三角一體化,城市之間相互合作、不再單打獨鬥,而是希望以城市群為主體,去參與國際競爭。長三角區域是我國經濟發展先行區,也肩負代表國家參與國際競爭的使命。三省一市的合作是內在發展的需求,也是融入全球競爭的需要,捏成拳頭競爭力才能更強。(文心衣)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