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攜手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行動倡議

2023-11-06 11:46:00
來源:世界網際網路大會
字號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給世界各國帶來嚴重衝擊。國際社會唯有同舟共濟、守望相助,才能打贏這場全人類與病毒的戰爭,走出這段艱難的時刻。面對新的風險和挑戰,如何在網路空間加強團結協作、維護公平正義、共用數字紅利,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課題。

  2015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二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提出“四項原則”“五點主張”,倡導尊重網路主權,推動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為全球網際網路發展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2019年,第六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組委會發佈《攜手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概念文件,進一步闡釋了這一理念。當前疫情背景下,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更加凸顯。我們呼籲,各國政府、國際組織、網際網路企業、技術社群、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堅持共商共建共用的全球治理觀,秉持“發展共同推進、安全共同維護、治理共同參與、成果共同分享”的理念,把網路空間建設成為造福全人類的發展共同體、安全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利益共同體。為此,我們提出以下行動倡議:

  發展共同推進

  採取更加積極、包容、協調、普惠的政策,加快全球資訊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提升公共服務水準。

  1.提升網際網路接入水準,促進互聯互通。推動各國在光纜骨幹網、國際海纜等通信基礎設施領域開展合作,在尊重各國網路主權、尊重各國網路政策的前提下,探索以可接受的方式擴大網際網路接入和連接,讓更多發展中國家和人民共用網際網路帶來的發展機遇。

  2.推進資訊基礎設施建設。攜手提升資訊基礎設施建設、運營與服務水準。支援5G、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建設、應用和發展,打造新的經濟增長動能,助力經濟恢復與發展。

  3.利用資訊通信技術提升公共服務水準。推動利用數字技術應對疫情、自然災害等突發公共事件的經驗分享與合作,利用數字技術提升文化教育、環境保護、城市規劃、社區管理、醫療健康等公共服務水準。

  4.促進數字産業融合與經濟轉型升級。鼓勵數字技術與傳統産業融合發展,提升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水準,促進經濟轉型升級,推動數據要素的開發利用與共用。

  5.創建良好的營商環境,維護全球資訊通信産業鏈供應鏈開放、穩定、安全。為企業提供開放、公平、非歧視的營商環境,加強團結協作,攜手共克時艱,全面提振全球市場信心。推動建立健全多邊、互信、共贏的數字産業規則,保障全球資訊通信産業鏈供應鏈開放、穩定、安全,推動全球經濟健康發展。

  安全共同維護

  倡導開放合作的網路安全理念,堅持安全與發展並重,共同維護網路空間和平與安全。

  6.增強網路空間戰略互信。鼓勵開展全球、區域、多邊、雙邊與多方等各層級的合作與對話,共同維護網路空間和平與穩定,增進各國之間戰略互信,反對網路攻擊、網路威懾與訛詐,反對利用資訊技術從事危害他國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防止網路空間軍備競賽,營造和平的發展環境,防止技術議題政治化。

  7.加強資訊基礎設施保護。加強在預警防範、資訊共用、應急響應等方面的合作,積極開展關鍵資訊基礎設施保護的經驗交流。反對利用資訊技術破壞他國關鍵資訊基礎設施或竊取重要數據。

  8.加強個人資訊保護和數據安全管理。規範個人資訊收集、存儲、使用、加工、傳輸、提供、公開等行為,保障個人資訊安全,開展數據安全和個人資訊保護及相關規則、標準的國際交流合作,推動符合《聯合國憲章》宗旨的個人資訊保護規則標準國際互認。要求企業不得在資訊技術設備中預設後門、惡意代碼,不得利用提供産品、服務的便利條件竊取用戶數據。

  9.加強未成年人網路保護。開展未成年人網路保護立法經驗交流,打擊針對未成年人的網路犯罪和網路欺淩,保護未成年人網上隱私,培育提高未成年人網路素養,形成健康的上網習慣。

  10.深化打擊網路犯罪、網路恐怖主義國際合作。對網路犯罪開展生態化、鏈條化打擊整治,進一步完善打擊網路犯罪與網路恐怖主義的機制建設。支援並積極參與聯合國打擊網路犯罪全球性公約談判。有效協調各國立法和實踐,合力應對網路犯罪和網路恐怖主義威脅。

  治理共同參與

  堅持多邊參與、多方參與,加強對話協商,推動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網際網路治理體系。

  11.發揮聯合國在網路空間國際治理中的主渠道作用。充分發揮聯合國資訊安全開放式工作組(OEWG)和政府專家組(GGE)的作用,支援在聯合國框架下制定各方普遍接受的網路空間負責任國家行為規則、準則和原則。

  12.完善共用共治的國際治理機制。支援聯合國網際網路治理論壇(IGF)、世界網際網路大會(WIC)、世界移動大會(MWC)、國際電信聯盟(ITU)等平臺發揮積極作用,推動政府、國際組織、網際網路企業、技術社群、社會組織、公民個人,共同參與網路空間國際治理。

  13.平等參與網際網路基礎資源管理。保障各國使用網際網路基礎資源的可用性和可靠性,推動國際社會共同管理和公平分配網際網路基礎資源。

  14.推動對新技術新應用的有效治理。積極利用法律法規和標準規則引導人工智慧、物聯網、下一代通信網路等新技術新應用,推動在技術標準、倫理準則方面開展國際合作。

  15.推動網路空間治理能力建設。搭建多渠道的交流平臺,在聯合國等多邊框架下增設網路空間國際治理援助和培訓項目,幫助廣大有需求的發展中國家提升參與國際治理的能力。

  成果共同分享

  堅持以人為本、科技向善,縮小數字鴻溝,實現共同繁榮。

  16. 共用電子商務發展紅利。暢通貿易渠道,減少市場準入壁壘和其他壁壘。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探索建立資訊共用和互信互認機制,鼓勵使用安全可靠的數字化手段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

  17.讓中小微企業更多從數字經濟發展中分享機遇。鼓勵各國加大政策支援,幫助中小微企業利用新一代資訊技術促進産品、服務、流程、組織和商業模式的創新,增加就業機會,積極融入全球價值鏈。

  18.加強對弱勢群體的支援和幫助,不讓一個人掉隊。推動網際網路助力精準扶貧的經驗交流與分享,促進國際減貧合作。鼓勵開發適合老年人、殘疾人、婦女、兒童使用的産品和服務,採取多種政策措施和技術手段,提高弱勢群體的數字技能,促進公眾數字素養的普及和提升。

  19.加強網路文化交流與文明互鑒。尊重網路文化的多樣性,提倡各國挖掘自身優秀的文化資源開展網路交流合作和文明互鑒。搭建包容、開放、多樣的網路文化交流平臺與機制。

  20.為落實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做出積極貢獻。呼籲各國重視發展中國家關切,彌合數字鴻溝,通過資訊通信技術促進持久、包容和可持續的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

  網際網路是人類共同的家園,全人類從未像今天這樣在網路空間休戚與共、命運相連。維護一個和平、安全、開放、合作、有序的網路空間,就是在維護我們自己美好的家園。展望前路,我們願同國際社會一道,把握機遇,迎接挑戰,攜手構建更加緊密的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共同開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

[責任編輯:黃曉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