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中關村先行先試再出發

2022-04-07 14:32: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談到科技創新,不能不提北京,以及中關村。數據顯示,2021年,北京全市研發投入強度6%左右,基礎研究佔比約16%;技術合同成交額首次突破7000億元大關,同比增長近11%;中關村示範區全年總收入約8萬億元。北京連續四年蟬聯施普林格自然集團“自然指數—科研城市”榜首;在《全球科技創新中心指數2021》榜單中位列全球第4位。

  如今,中關村這片以先行先試聞名於世的熱土,正不斷抓住新機遇,啟動新一輪改革,將改革創新的“金名片”擦得更亮。今年3月18日,中關村新一輪先行先試改革動員部署會召開。

  中關村科學城所在的海澱區緊密結合新一輪先行先試改革,推出了一系列新舉措,更好地服務各類創新主體:

  在這裡,15個建設投資項目一次性簽約落地。項目涵蓋人工智慧、整合電路、醫藥健康、大數據、能源環保等數字經濟和高精尖領域,為中關村科學城建設跑出加速度注入新動能。

  在這裡,“揭榜挂帥”付諸實踐。中關村科學城推動國際國內大企業開放企業技術需求,引導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業參與聯合攻關,構建龍頭企業帶動大中小企業聯合創新的生態。天智航、聯影智慧、利亞德、蘇伊士智慧水務4家企業已對外發“榜”,徵集6個創新需求。

  在這裡,創新發展迎來金融活水澆灌。北京銀行、中關村銀行、民生銀行等5家金融機構發佈“專精特新”領航貸、“認股權貸款”、“PE貸”、“專精特新”企業保險方案、整合電路流片費用損失保險、軟體首版次品質安全責任保險、網路安全保險等一系列定制化科技金融創新産品,推動科技與金融融通發展,強化創新鏈、産業鏈和資金鏈的三鏈協同。

  作為我國科技創新風向標,中關村不僅是創新熱土,更是技術交易高地。不久前,2022中關村論壇系列技術交易首場活動——新技術新産品首發與供需對接專場活動舉辦,人工角膜、高精度感測器、“奈米刀”等10余項全球新技術新産品集中首發亮相,這場由京津冀三地科技部門共同主辦的活動旨在打造三地科技協同創新的新路徑,活動中各類新技術、新産品令人耳目一新。

  在新一輪改革中,中關村定下了更高的目標:有利於釋放科教資源創新潛力、激發創新創業主體活力、優化創新創業生態,有利於加快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有利於發揮中關村示範引領作用,引領我國未來科技創新方向,贏得國際科技競爭主動權。(經濟日報記者 楊學聰)

[責任編輯:孫海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