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五彩線兮端午節

2022-06-01 11:38: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清晨起來,照例去逛早市。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逛早市的人少多了,各種攤販也了無蹤影。先前那種人頭攢動的熱鬧,如同舞臺戲般的不絕於耳的叫賣聲,以及熱氣騰騰小吃的飯攤兒,連同美食製作師傅的精彩表演,均已悄然退去了。這樣的清靜反而給你一種安全感,一份舒心和溫暖。心想,只要大家都安康就好啊。

  逡巡之間,如春花綻放,讓我驚訝,讓我錯愕,不遠處,一位鶴發童顏的老漢站立在早市的一隅,儼然一位神守在他身邊的架子旁,那架子上充滿朝氣,充滿活力,充滿喜慶地挂滿了大大小小彩色葫蘆,紅艷的小荷包,布制的小粽子,精巧的小掃帚和迎著晨風微微拂動的五彩線。在這位“天神”的腳邊,還整齊地擺放著一扎一捆的粽子葉、艾蒿和一束束迷人的野菊花。哦,這分明是端午節快到了呀。

  我走了過去,彼此間隔著一米多的距離,聊了起來。我問,這個時期還有人買嗎?他笑著説有啊,疫情了,買我的葫蘆可以給孩子驅邪,買我的艾蒿可以給家人驅病,保祐一家人的健康,買我的小掃帚呢可以掃去家裏的晦氣……他如數家珍般地款款道來,一時間竟説得我淚眼婆娑起來。我説,兄弟,每樣我都買一種。這位老漢立刻衝我豎起了大拇指説,嗨,這才是會生活、懂生活的人啊。臨別時,他居然説了一句讓我特別開心的話,三閭大夫保祐你!哦,這八成還是一位有文化的人哪。可轉念一想,關於屈原,哪一個人不知道他是一位流芳千古的愛國詩人呢?就在那一瞬間,我多麼想自己也像一個詩人那樣舉起手臂,説,兄弟,屈原保祐你。

  對端午節總有許多溫馨的回憶。那時節的母親還年輕,家臨著松花江不過是千米的距離。我這個“寫作文的人”(小外孫的話)稱母親的家是“臨江第一樓”。得天獨厚,這幢“臨江第一樓”還是一個天然的觀景臺,逢端午節前後,臨窗俯瞰,松花江邊是全城最熱鬧的地方,而這人喧語宏的聲浪從午夜時分就開始了,如同歌劇的唱詞“今夜無人入睡”。至於那大江洗岸的濤聲,列樹們婆娑的清唱,早已被滾滾的人潮淹沒了。環視之下,這錦龍般的十里長堤喲,牽連不斷的,是叫賣各種風味兒小吃的吆喝聲,是小商小販在兜售他們手工製作的彩葫蘆、彩挂件兒的喜興。

  其實,在端午節之前,我和哥哥便要過江去採艾蒿、青草和野花了。在我的記憶中,這是母親分配給我們最愉快的任務了。為了省下船票錢,我和哥哥從來是走江橋的。走江橋的好處,不僅能在微微搖晃的大橋上獲得居高臨下的視角,俯瞰松花江奔赴遠方的壯觀,還可以讓江風吹拂起黑髮,並於這獵獵的飄動之中陡然升起一種英雄之感。是啊,這種特殊感受就這樣植入你的胸懷,直至今天,成為了你不曾預想過的文學創作的活水。

  或許是受到早年俄國僑民的影響,去江北採青的時候,我們兄弟的另一項任務,是要割一些青草回來。早年哈爾濱的俄國僑民或者是入鄉隨俗,或者是對春天情有獨鍾,在端午節期間會和當地的中國人一樣過江去踏青。不過,他們會採一些青草鋪在自家的地板上。青草鋪就的地板,立刻變成一塊綠色的草坪。沒錯,光腳走在上面才好,那種輕踏中別樣的神奇,不僅能嗅到青草的清香,還會讓身體裏升起一縷清爽的活力。屈原詞雲,“罔薜荔兮為帷,擗蕙櫋兮既張;白玉兮為鎮,疏石蘭兮為芳;芷葺兮荷屋,繚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實庭,建芳馨兮廡門。”(四壁撒滿香椒啊用來裝飾廳堂。桂木作棟樑啊木蘭為桁椽,辛夷裝門楣啊白芷飾臥房。編織薜荔啊做成帷幕,析開蕙草做的幔帳也已支張)。讀來於今,何其相似乃爾。

  還記得在端午節一早,第一項並不是吃粽子,而是在母親用艾蒿泡過的水裏洗臉洗手。唉,童年無心,居然沒有問過母親這是為什麼?現在想來,這樣的做法,一定是以為可以驅邪祛病的罷。這一天,母親照例要給她的孩子們在手腕子上扎五彩線。不消説,妹妹們都是很歡喜的,她們不僅在手腕上,在小辮上也扎上五彩線,還要在脖子上挂一個小笤帚,一個個像旦角兒的小美人兒似地在街上玩耍。只是男孩子對這些佩飾並不大喜歡,可母命難違呀。何況又不是自己一個男孩子扎,鄰居家男孩子們的手腕子上都扎著五彩線,説是可以辟邪驅病魔。總之端午節之風習的種種,無疑是一種凈化環境與心靈的儀式。

  給孩子挂五彩線的傳統風俗,我從母親那裏繼承了下來。每逢端午節,我照例上早市買來五彩線,給女兒扎上,年復一年,一年不落。忽然一天,女兒説,老爸,我都多大了,你還給我扎這東西。於是我開始改為給我的小外孫兒扎五彩線。天可憐見,這個男孩子也不喜歡,但是大人的話總是要聽的吧。飴孫之樂也是一個小小的爭鬥之樂呀。

  窗下的風景不僅熱鬧,也讓人想入非非。嘗看到一些年輕人在端午節的頭一天就乘船渡江到太陽島上野營。他們在那裏點起篝火,彈琴,跳舞,唱歌,燒烤,準備迎接第二天的端午節那輪浴江而出的玫瑰色朝陽,以青春的激情、青春的活力和青年人無比的自豪,領略太陽島日出的壯美與神韻。

  這一天,“太陽島”似乎已經被端午節所專屬了,庶幾衍生成偉大詩人屈原先生的宏大氣場,神聖的紀念地,太陽島也成了一處人間天上難尋的詩人唱和之聖島。宋代著名史學家、詞人宋祁説:“《離騷》為辭賦之祖,後人為之,如至方不能加矩,至圓不能過規。”這就是説,《離騷》不僅開闢了一個廣闊的文學領域,而且是中國詩賦方面不可企及的典範。我想,這樣的評價屈原自然是當之無愧,而這源自於民間的盛大慶典,對屈原而言同樣是實至名歸。

  嗟乎,今年則不同啊。不過,倘若細想一下,也並非沒有端莊的收穫,譬如,在這幽幽寂靜的環境中,更能品味到屈原先生在《離騷》中所咏嘆的:“抑志而弭節兮,神高馳之邈邈。奏《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以蝓樂。陟升皇之赫戲兮,忽臨睨夫舊鄉。仆夫悲余馬懷兮,蜷局顧而不行。”(我決定遠行的時候心情是愉悅的。然而就在升我騰于雲天之際,從高空中忽然看到我的故鄉,就再也不忍離去了。)

  有了這份家國情懷,有了這份濃濃的鄉愁,端午節依然神聖,美好。

[責任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