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從歷年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熱詞看浙江和中國在網際網路領域的快速發展

2021-09-24 11:59:00
來源:天目新聞
字號

  2020年11月25日,的“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發佈”活動現場。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雲計算、5G技術、工業網際網路……水汽氤氳的江南水鄉烏鎮,正被網際網路大會的科技熱詞,一次次灼透朦朧面紗,映照出浙江乃至中國的美好網際網路發展圖景。

  9月26日,“烏鎮時間”將再次到來,來自全球的各路網際網路行業的精英,圍繞“邁向數字文明新時代——攜手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主題,論道經邦,繼續輸出大咖語錄和網際網路熱詞。

  觀發展路徑,察行業風向,細數歷屆互聯大會中的熱詞,管中窺豹,看網際網路在浙江和中國這片土地上展現出的蓬勃生命力。

  2021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于“智慧5G+”運用成為一大亮點。新華社 陳其保 攝

  熱詞一:5G技術

  “5G對生活、經濟都會有重大變革。”2019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這樣判斷道,通過5G,滿足我們人民對於美好生活各種各樣新的需求,過去做不到的現在可以做到。

  也正是在這一年的10月31日,中國三大運營商公佈5G商用套餐,並於11月1日正式上線5G商用套餐。標誌著中國正式進入5G商用時代,這一年也被稱為5G元年。

  短短不到三年時間,預言照進現實,5G技術,已經衍生出一個龐大的“萬億級”市場。

  在浙江,根據9月22日公佈的《浙江省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顯示,截至2020年底,浙江省共建成5G基站6.26萬個,已實現全省縣城以上地區和部分重點鄉鎮覆蓋。數字化改革走進城鄉,5G也給浙江城鄉居民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據了解,未來,浙江將推動5G在工業製造、城市治理、民生服務、文化娛樂等領域的廣泛應用,爭取儘快形成5G的規模化應用。到2022年,浙江將建成5G基站12萬個,推進骨幹網、城域網擴容升級,實現城區萬兆到樓、千兆到戶,鄉鎮千兆到村。

  現如今,5G所描繪的生産生活圖景的正越來越清晰,擎動發展的引擎越來越強勁。

  8月31日,中國工業和資訊化部在2021世界5G大會上開幕式上公佈的數據顯示,中國已開通建設5G基站99.3萬個,覆蓋全國所有地級市、95%以上的縣區和35%的鄉鎮,全國5G應用案例超過一萬個,涵蓋鋼鐵、電力、礦山等22個國民經濟的重要行業和有關領域,成為引領中國高品質發展的新引擎。

  來源:新華社

  熱詞二:工業網際網路

  數字經濟浪潮下,製造業傳統的産銷方式被數字化、智慧化取代。作為“新基建”板塊之一,工業網際網路迎來了再一次引領時代發展的機遇。

  在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永久舉辦地烏鎮所在的桐鄉,這樣的場景改變更明顯。

  近些年,桐鄉先後引進了宇視科技、中科曙光年産20萬台高端伺服器製造、百度人工智慧産業園等多個標誌性數字經濟項目。今年上半年,規上數字製造業實現增加值24.5億元,增速達38.6%。尤以五疆發展、華銳智控等企業為引領,工業網際網路産業不斷壯大。

  而在浙江的工業重鎮寧波,今年7月《寧波市打造工業網際網路領軍城市建設方案》正式出臺,寧波正在錨定新的目標,聚焦新型基礎設施夯實、關鍵技術能力突出、融合創新應用深化、平臺體系化升級、産業發展生態繁榮、安全保障有力等六個方面,全力推動産業數字化轉型,打造全球工業網際網路研發應用基地,致力實現工業網際網路整體發展階段性躍升,推動製造業高品質發展。

  工業網際網路帶來了新的經濟增長模式。昨天(9月22日),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工業網際網路與物聯網研究所廣州運營中心主任趙瑞龍透露,我國工業網際網路標識體系建設已初見成效,五大頂級節點上線運作穩定,156個標識解析二級節點上線並試運作,覆蓋30個行業,標識註冊量突破430億,圍繞終端設備、系統應用、垂直整合等已逐步形成“標識生態産業生態圈”。

  來自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已培育100個以上具有行業特色和區域影響力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連接工業設備超過7300萬台。

  來源:新華社

  熱詞三:人工智慧

  在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人工智慧是長紅的熱詞,每年都會有一項重要議題或者展會為之討論和展示。

  當下,人工智慧發展正呈現出深度學習、跨界融合、人機協同等特徵,有望作為一項基礎性技術賦能各行各業,推動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

  9月9日,浙江發佈了《2021年浙江省人工智慧産業發展報告》,2020年浙江省人工智慧産業總營業收入2693.43億元,同比增長11.99%;利潤總額337.41億元,同比增長14.84%。二是重點行業先發優勢增強。智慧安防、智慧零售、智慧製造、智慧計算等位居全國前列,AI晶片、AI軟體、區塊鏈等全國領先,智慧駕駛、智慧物聯快速發展。

  作為人工智慧發展的主力軍,浙江涌現出阿里巴巴、吉利汽車、海康威視、網易、新華三、聞泰通訊、大華股份、傳化智聯等行業領軍企業,以及虹軟科技、安恒資訊、好絡維、螢石網路、鴻泉物聯、創業慧康、嘉楠耘智、矽力傑等行業標桿企業的企業。為未來浙江人工智慧産業發展立下堅實基礎。

  人工智慧是一種應用廣泛的技術,在機器的幫助下重塑人類整合資訊、分析數據和獲取洞察的過程,最終目的是提高人們生活效率,讓人們的生活變的更加便捷。

  從相關數據顯示,中國人工智慧市場規模在2016年-2020年持續增長,其市場規模已經從2016面的154億元增長至了2020年的1300億元左右,年複合增長率接近70%。並且相關人員預測表示,未來人工智慧市場將持續大幅度的增長,預計在2021年、2022年時接近2000億元左右。

  2017年中人工智慧企業年註冊量突破1萬家,到了2019年時註冊量超4萬家。2020年這一年中,全年相關註冊企業數量超過了17萬家之多。

  健康碼成為市民生活的標配 來源:新華社

  熱詞四:數字化抗疫

  去年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一個全新的熱詞出現——“數字化抗疫”。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人們發現,數字化在重大公共突發事件面前,發揮出難以想像的功用。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曾表示:“數字化成為中國抗擊疫情、走出疫情、恢復經濟的助力,也正在為全球經濟的發展注入動能。”

  數字賦能、精密智控方面,浙江是全國的“模範生”。疫情初始,浙江率先開發出沿用至今的“健康碼”。疫情防控期間,健康碼系統累計調用5.24億次,全國各省“抄浙江作業”。這套系統,展現了浙江精準賦碼、秒速亮碼的數字資訊技術深厚實力。

  在全面推進數字化改革進程中,“一庫一圖一碼一指數”正在向經濟社會運轉的各領域滲透,逐步撬動數字化全方位融入經濟社會全過程。浙江還率先推出“企業碼”“浙裏親清”“人才雲招聘”“項目雲引進”“大救助智慧平臺”等,加快復工復産、復市複學。企業只需點擊“一鍵通”,就能線上直享各項惠企政策;群眾只要使用“一張屏”,就能線上報名上學、預約門診、購物辦事。

  數字化,在資訊採集、防疫決策、物資調配、醫療服務、線上辦公、民生保障、復工復産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應對公共衛生事件中不斷激化活躍而高效的創新實踐,不僅助力防控疫情和確保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成果,更為今後“數字政府”的發展提供經驗。

  新一代資訊技術深度融合與普及性數字化應用、數字化轉型在本次戰“疫”産生了巨大效益,遠端醫療、移動支付、電子商務、“雲監工”、“雲辦公”、“健康碼”、“雲課堂”等新業態、新應用、新服務為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産發揮了巨大作用。可以預見,疫情客觀為數字經濟高品質發展按下了快進鍵,數字産業化、産業數字化、城市數字化加速推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數字中國”、分享經濟、共用經濟、未來經濟蓬勃向前。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