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勁往一處使,解群眾急難愁盼(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牢記初心使命 爭取更大光榮)

2021-07-13 08:46: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北京市朝陽區安貞街道安華里社區服務中心會議室裏,20多位居民代表的目光投向安貞街道工委書記董健。安華里社區黨委書記侯兵和社區第一黨支部書記楊淑敏也散坐在居民代表中間,手裏攥著紙筆,不時插話。

  3位基層黨組織負責人在這裡碰頭,就為一樁事:粉刷樓道。

  安貞街道有常住人口5.7萬,轄區250棟居民樓中,有241棟屬於老舊建築。其中安華里社區的22棟樓,最早的建於1978年。

  “年久失修,樓道裏堆物堆料、墻上貼滿小廣告、門禁損壞,大家意見不小。”居民劉永春説得直接,“這個問題,到底該咋辦?”

  “我們今天來,就是同大家一起商量解決這個事。”董健語氣誠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就要更好地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目前情況比較複雜,有的一棟樓産權單位就有十多家,對應著好幾個小型物業公司。”侯兵説,“我們測算了一下,單是粉刷樓道,一棟樓少説也得20萬元。”

  話音落下,會議室裏出現片刻的寂靜。

  “物業弱了管不好,社區沒錢幹不了,受影響的是居民生活。”董健説,這兩年,北京以深化黨建引領“街鄉吹哨、部門報到”改革、完善“接訴即辦”機制為抓手,持續推動工作重心下沉、資源下沉、服務下沉,目的就是更好地服務群眾。

  去年,安貞街道接到“12345熱線”反映的問題,涉及樓門治理的約有240件。為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安貞街道立了軍令狀。今年初,安貞街道從相關企業、區級民生資金項目和街道本級等渠道籌措資金,在安華里社區開展了試點,效果不錯。

  “我來説兩句。”69歲的楊淑敏頭髮花白,為了樓道粉刷試點的事,她出了不少力。“從試點的情況看,一開始就要動員居民參與進來,大家的事還是要大家一起管。”

  “從站著看到跟著幹,在黨員和社工的帶領下,很多居民主動跟著施工人員一起粉刷。”侯兵説,“試點的二區8號樓,樓門裝飾墻有的是音樂主題,有的是書法主題,都是咱們居民自己設計的。居民們每天都盯著,生怕弄臟了。”

  為了樓門治理,董健和侯兵、楊淑敏之前已經開過碰頭會。根據現有資金情況,安貞街道決定先安排44棟樓的治理,涉及安華里社區的有9棟。3年內,實現所有樓棟全覆蓋。

  “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幹在一起,就是我們破解難題的工作指南。”董健向在座的黨員幹部和居民代表發出邀請,“咱們都是一家人,得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義務刷樓道,我來報個名!”不知誰喊了一嗓子。“我也要報名。”“我也報名。”會議室裏頓時熱鬧起來。


  《 人民日報 》( 2021年07月13日 02 版)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