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丨全面告別“拎馬桶”,上海舊改跑出“加速度”

2021-04-28 08:50: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上海4月27日電 題:全面告別“拎馬桶”,上海舊改跑出“加速度”

  新華社記者鄭鈞天

  近年來,上海市千方百計提速舊區和老舊住房改造,完善舊改推進機制,廣大居民由此受益。上海,即將全面告別“拎馬桶”時代。

  謀幸福:解決最“急難愁盼”問題

  據上海市住建委數據,2017年上海中心城區二級舊裏以下房屋改造約40萬平方米,2018年約完成45萬平方米,2019年實際完成約55萬平方米,2020年計劃完成55萬平方米,實際完成75.3萬平方米……近年來,上海每年為3萬餘戶老城廂居民解決最“急難愁盼”的居住問題。

  家住虹口區的經豈凡老人年逾7旬,在北外灘的石庫門居住了整整45年。“房子早已破舊不堪,樓梯又窄又陡。我住樓上,煤衛全在底層。年紀越來越大,腿腳又不便,每天上上下下十分不便。現在,舊改的陽光終於照到我們這裡,這是期盼已久的大喜事。”老人説。

  “舊改是虹口最大的民生,同時又是最大的發展。”上海市虹口區委負責人表示,“加速舊改有助於改變上海老城廂居民‘蝸居’的現實,讓他們的居住安全和尊嚴得到充分維護。”

  “上海仍有不少居民生活在狹小逼仄的空間裏。我們必須盡最大努力多做一點、做好一點,能快則快、能多則多,盡最大可能解決好老百姓的‘急難愁盼’問題。”上海市住建委有關負責人表示,2021年上海市計劃安排舊區改造計劃70萬平方米、受益居民3.4萬戶。

  留文脈:從“拆改留”到“留改拆”

  著眼于城市長遠發展,上海著手留住城市文脈,將城市風貌、優秀歷史建築等的保護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舊改模式隨之改變。

  上海市房管局局長王楨介紹,上海舊區和舊住房改造經過三個階段:前兩個階段以“大動遷”和“大拆遷”為主,新一輪則從“拆改留並舉、以拆為主”轉到“留改拆並舉、以保留保護為主”。

  他表示,針對規劃保留的各類里弄房屋,上海將重點完善其廚衛設施,逐步消滅“拎馬桶”現象,“有些要留的房子,通過對其廚房衛生設施的改造,讓居民可以獨用。”

  2019年,上海針對非舊改地塊,啟動實施了1.1萬戶“拎馬桶”改造。2020年,上海完成了約1萬戶非舊改地塊、無衛生設施的舊住房綜合改造任務。

  “家裏能有獨立的馬桶和洗手盆是我們幾十年的‘夢想’,現在終於實現了。”回遷至改造後的春陽裏風貌保護街坊後,陳敏新夫婦很是感慨。虹口區春陽裏建於1921年至1936年,是典型的上海老式石庫門里弄住宅,居民一直過著廚房合用、馬桶相伴的生活。

  “爭取在‘十四五’開局把拎馬桶問題徹底解決。”王楨表示,上海的馬桶改造將在2022年之前基本完成改造。

  破難題:探索舊改新模式

  上海市有關部門不斷通過制度改革創新,完善舊改推進機制,做到市、區、街鎮職責分工明確,健全了改造項目管理制度、實施流程和群眾工作措施。

  如今,剩餘的舊改地塊及老舊住房基本上都是“骨頭中的骨頭”,推進難度大。上海市虹口區舊改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楊葉盛表示,“每個高比例生效的舊改地塊都來之不易,其背後均需要基層黨組織做大量艱苦工作。每當居民緊緊握住我們的手錶達感謝的時候,覺得再苦再累也值得。”

  上海市住建委有關負責人介紹,現在上海舊改實行兩輪徵詢,第一輪是願不願意改,第二輪是居民是否同意改造方案。“以前徵詢過90%不容易,現在超過95%十分普遍,高通過率的背後不僅是政策聚焦、資源疊加,更重要的是黨建引領,把群眾工作做深做細做實,獲得了群眾的認可。”

  “上海根據實際情況,對相關的舊改實施主體不斷給予新的支援政策。通過一系列制度創新,精準地解決和推進了舊改過程中面臨的新難題。”上海地産集團董事長馮經明説,上海市各級部門在舊改政策供給和制度供給上做了很多創新探索。

  比如,上海創新探索了“市區聯手,政企合作”舊改新模式,通過上海地産集團承擔和發揮城市更新平臺功能,由其與相關區屬國企組建項目公司,通過土地預出讓等一連串創新方式獲得授信,以緩解資金壓力。

  上海交通大學中國治理研究院教授陳傑認為,上海舊改實行兩輪徵詢的做法,充分體現“黨建引領、社區主導、各方支援”的特點。

[責任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