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紅色百寶 奮鬥百年丨“新中國第一壩”標記治淮決心

2021-04-27 10:25: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合肥4月25日電 題:“新中國第一壩”標記治淮決心

  新華社記者 水金辰

  巍巍大別山,高聳綿延,春意盎然。走進佛子嶺水庫展館,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水輪發電機組轉輪。自上世紀90年代“退役”以來,它一直靜靜陳列於此。

  1954年,這個由哈爾濱電機廠生産的新中國第一台1000千瓦水輪發電機組轉輪,被安裝在佛子嶺水庫大壩上,當年11月大壩順利運作。自此,這個轉輪便與“新中國第一壩”一起,守護著淮河流域的百姓。

  時間回到1950年夏,淮河流域發生大洪水,堤壩潰漫、房屋被毀。

  1951年4月,由6人組成的淮河地質隊攀崖涉溪,希望能夠在這片“紅土地”上找尋到一個“坐標”——修建水庫、攔蓄洪水。

  淮河成為新中國第一條全面系統治理的大河。“蓄泄兼籌”是當時的治淮方針。“蓄”,首先就要在淮河上游山谷修建水庫。

  東經116.2度,北緯31.3度——在淮河流域地質圖上,這個位於安徽省霍山縣大別山區東淠河上的坐標被圈出。1952年,“新中國第一壩”佛子嶺水庫大壩正式開建。

  建設一座什麼樣的大壩?時任華東軍政委員會水利部副部長、淮委工程部部長的汪胡楨心裏冒出一個大膽的想法:鋼筋混凝土連拱壩。

  “大別山區水量豐富,利用鋼筋混凝土的強度,可以有效扛住大流量、急促洪水的壓力。此外,建設連拱壩可以有效緩解新中國成立初期水泥産量不足的現實問題。這是具有科學性和先進性的探索。”水利部淮委原副主任譚福甲説,當時包括茅以升、錢令希在內等多位水利、建築和地質專家齊聚佛子嶺,經過比較論證,修建連拱壩成為共識。

  幹部來了,技術工人來了,高校應屆土木係畢業生也來了……一片山中谷地,驟然間建起了大量草房和簡易醫院、學校、郵局、劇場,佛子嶺工地成了大別山中的“新城市”。

  “大學畢業生雖然工作熱情高,但實際經驗不足,”譚福甲説,汪胡楨等專家就結合佛子嶺建設實際,給他們現場授課。

  據統計,參與佛子嶺水庫建設的人員中,先後産生了4位兩院院士以及一大批專家和優秀水利工作者,成為後來的三門峽、丹江口、葛洲壩等水利工程建設的骨幹。

  1954年,隨著最後1立方米混凝土澆築到壩頂,這座長510米、凈高74.4米的新中國第一座鋼筋混凝土連拱壩橫亙在佛子嶺兩山之間。“這座大壩是新中國建設的第一個發揮巨大作用的治淮工程,在治淮史上具有重要意義。”譚福甲説。

  蓄滯流量超過50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240多次;年供水量超1.5億立方米;與響洪甸水庫聯合調度,灌溉農田660萬畝;累計發電80余億千瓦時,創綜合經濟和社會效益600多億元……

  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集中力量修建的治理淮河、荊江分洪、黃河下游防洪工程等骨幹項目,初步改變了舊中國江河堤岸年久失修、水患頻繁的狀況,發揮了巨大功效。

  “如今,淮河流域已基本形成防洪除澇減災體系,在行蓄洪區充分運用的情況下,可防禦流域性大洪水。”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主任劉冬順説,治淮人發揚大別山革命老區的奮鬥精神,全力推進新發展階段淮河保護治理取得新成效,努力把淮河打造成為造福流域人民的幸福河。

[責任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