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新時代弘揚雷鋒精神必須找準實踐切口

2021-03-10 08:41:0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字號

  “雷鋒是時代的楷模,雷鋒精神是永恒的。”雷鋒精神的形成發展是共産黨人初心和使命的歷史傳承,雷鋒精神的基本內涵愛黨愛國、螺絲釘精神、為人民服務、艱苦奮鬥在社會主義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凝練著共産黨人的奮鬥目標,積澱著中國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最好寫照。當下,我們要立足新的歷史條件,像雷鋒那樣踐行初心和使命,把雷鋒精神代代傳承下去,讓雷鋒精神煥發出時代光彩。 

  蘊含崇高信仰

  雷鋒一生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他在日記中深情地寫道:“我就是長著一個心眼,一心向著黨,向著社會主義,向著共産主義。”這是雷鋒對共産主義忠誠信仰的鮮明表達。雷鋒作為一位偉大的共産主義戰士,他懷著對黨的深厚感情,用短暫的一生踐行了共産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並影響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而奮勇前進。堅定的共産主義信仰是雷鋒精神的精髓,是共産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國共産黨人自覺踐行初心和使命的命脈和靈魂。百年前,中國共産黨在嘉興南湖紅船上宣告成立,從此使中國革命的歷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之後,我們黨在長期艱苦卓絕的奮鬥中,歷經曲折而不畏艱險,屢受考驗而不變初衷,由小到大,由弱變強。百年來,我們黨總是以“狹路相逢勇者勝”的大無畏精神攻堅克難、力挽狂瀾,歸根到底是因為我們黨有這份遠大理想、堅定信念和崇高追求。  

  展現螺絲釘精神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最小的一顆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你生活的崗位?”雷鋒用樸實的文字道出了共産黨員的初心和使命。雷鋒當過農民、工人、戰士,在一個個平凡的崗位上,發揚螺絲釘精神,立足本職、忠於職守、兢兢業業,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用青春和生命詮釋了共産黨人的初心、踐行著共産黨人的使命。新時代,黨員、幹部像雷鋒那樣踐行黨的初心和使命,把崇高的理想和價值追求融入日常的工作和生活,把智慧和力量奉獻給黨和國家的事業發展,實現人生的價值追求。在全國上下共同戰“疫”的過程中,大批的黨員醫務工作者超越對生死的畏懼,晝夜奮戰在抗疫一線;為建設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數千名工人放棄休假、不計報酬;為保證一線醫護人員急需的醫療和防護物資供應,車間工人加班加點,生産抗擊疫情急需的各類物資。默默無聞的“戰疫人”在平凡的崗位上盡職盡責、獻身使命,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在脫貧攻堅路上,基層幹部、扶貧事業的“一線戰士”用一雙雙泥鞋丈量著山村的路;一本本工作簿記載著扶貧的事,展現出攻堅克難的拼搏精神、捨己為公的奉獻精神、萬眾一心的奮鬥精神。每一名黨員、每一名中國人都能在自己的崗位上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定能形成無與倫比的凝聚力、戰鬥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必將無往不勝。  

  體現為民初心

  雷鋒曾説:“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他一生始終堅持人民利益至上,用一件件平凡的小事鑄就了不平凡的人生,把服務人民當作最大的幸福,把幫助他人當作最大的快樂,用服務人民、助人為樂的矢志不渝堅守好闡釋了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立場、宗旨和使命。新征程上,奮力脫貧攻堅的年輕幹部黃文秀、抗疫一線醫務人員英雄群體等時代楷模,以實際行動發揚雷鋒精神,真正“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今天,我們弘揚雷鋒精神,就要把共産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初心使命內化於心、外化于行,以“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姿態為民奉獻,不斷增強服務意識,提升服務能力,把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把事業書寫在祖國大地上。  

  保持艱苦奮鬥

  艱苦奮鬥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我們黨在進行革命和建設的漫長歷史時期中形成和培育的優良傳統。雷鋒精神體現著社會主義時期主流的價值取向,自然也包含著艱苦奮鬥這一重要內容。雷鋒的一生是艱苦奮鬥的一生。當年,雷鋒無論是響應國家號召積極參加農業勞動,還是奔赴東北參加工業生産;不管在田間地頭,還是在工廠車間,他都一不怕苦、二不怕難,苦活累活搶著幹,懷著對黨和人民事業的滿腔熱忱,克勤克儉、艱苦奮鬥,在平凡崗位上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雷鋒用實際行動啟迪黨員、幹部,要把黨的初心、黨的使命銘刻於心,以頑強的意志、拼搏的精神,能坐冷板凳,敢啃硬骨頭,咬定青山不放鬆,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作出應有的貢獻。  

  “雷鋒精神,人人可學;奉獻愛心,處處可為。”我們要做雷鋒精神的忠實傳承者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模範踐行者,把自己的職業看成是奉獻社會的舞臺,把自己的崗位看成是服務人民的場所,盡心盡力為黨分憂、為國奉獻、為民造福,腳踏實地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添磚加瓦,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鋪路架橋。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