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這一年,“進博人”結婚了、生娃了,登上了國慶彩車……12個故事,總有一個讓你淚目

2021-10-08 15:39:00
來源:新民晚報
字號

  一年間,把展品變成商品的努力中,有他們;籌劃“規模更大、品質更高、服務更優、成效更好”的第二屆展會,也有他們。

  一年間,“進博人”結婚了、生娃了,登上了國慶彩車,人生中的歡樂和進取似乎都和進博會有關。

  這一年,進博會改變了許多人

  這一年,“進博人”始終在路上。

  - 2018年11月29日 -

  第一筆進博訂單,妥了!

  圖説:首屆進博會現場交洽熱烈

  邱家旺沒有想到,人在家中坐,訂單會從天而降。去年11月29日,當白紙黑字的合同簽下來時,他才意識到,這一筆近千萬的大單,妥了

  “太快了,這大概就是‘進博速度’。”邱家旺是德國永恒力叉車在佛山的一名銷售人員,並未參加首屆進博會。展會結束後,遠在上海的系統銷售經理羅其勇聯繫了他,説有一位佛山客戶在進博會上看中了全進口叉車,請他一同對接。

  “羅經理加班畫圖紙寫解決方案,我和客戶公司的倉庫運營主管對接,實地探訪了解需求。”因為客戶公司的老闆在進博會上親身體驗了叉車,希望越快使用越好,所以整個合作過程非常快速,不到三周就完成了全部流程,簽署正式合同,意味著首屆進博會閉幕後,永恒力的第一筆進博訂單落地了。

  “高興,特別高興,我們整個廣州分公司都覺得非常鼓舞人心。”邱家旺説,這類項目一般需要花2到4個月才能談下來,進博會卻把速度提得飛快。“更關鍵的是,我們打進了民營企業的圈子。”

  - 2018年12月31日 -

  2018年過去前,嫁給我吧!

  圖説:首屆進博會前,國家會展中心安保部員工正在協調安保部署

  距離2019年的零點還有半小時,陳炳森幾步跨上國家會展中心“進博跑”的主舞臺,單膝跪下,對著妻子喊出:琳,嫁給我吧!回想起這一幕,至今他都有點羞澀,但隨後又堅定地説,在眾人面前求婚,是我對她的彌補。

  一頭扎進首屆進博會的籌辦中,國家會展中心安保部的陳炳森將婚期一拖再拖,面對家人和未婚妻的催促,他許下了“辦完進博會,我們就結婚”的諾言。去年12月1日,處理完手頭的收尾工作,他趕回福建老家領了證,並在12月30日舉辦了婚禮。雖然履行了2018年把愛人娶回家的承諾,但因為時間匆忙,沒能好好求婚。

  婚禮第二天,陳炳森帶著新婚妻子趕回上海,下午4點多到了機場,穿著短袖就往國家會展中心趕。“這天舉辦大型活動‘進博跨年跑’,報名參加的人非常多,我要回來幫忙。”晚上11點半,在同事的鼓動下,他拉著妻子上了臺,在眾人的見證下表達愛意。

  2019年,依舊留下了喜悅和遺憾。9月12日,陳炳森做爸爸了,但女兒出生的那一刻他卻仍在飛機上。“10天産假加上7天國慶假,女兒出生到現在,我只陪了她和老婆17天。”而這一次,還是為了進博會。

  - 2019年1月31日 -

  什麼?醫療展區滿館了!

  圖説:首屆進博會醫療器械展館

  儘管首屆進博會開幕後的第二天,就有36家企業現場簽約,參展第二屆進博會。但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的負責人吳珺沒有想到,今年參展企業的熱情這麼高,醫療展區這麼火。

  “我們每天都會更新參展商的簽約情況,今年1月31日發現,原本3萬平方米左右的7.1館已經被相關企業預訂一空了,醫療展區成為第一個滿館的展區。”吳珺的眼中充滿自豪,笑容中更是掩飾不住的興奮。她説,要求參展的優秀企業這麼多,考慮之下,追加了一半左右的7.2館給醫療展區,沒想到了3月底,又被參展商訂滿了。“如果要比滿館的速度,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是第一名!”

  “今年阿斯利康、默沙東的參展面積最大,阿斯利康、賽諾菲、強生、美敦力等已經簽下了第三屆進博會的參展面積,但你要説誰簽的最多,當然是日本的泰爾茂株式會社,他們把第三屆、第四屆的展會都訂了,要在進博會上慶祝100週年。”

  - 2019年4月15日 -

  就算用牛車,也要把産品帶到中國

  圖説:第二屆進博會食品與農産品展區

  作為非洲第一大島,馬達加斯加在很多中國人的印象中,是一部美國夢工廠推出的動畫電影。而在第二屆進博會上,當地的猴麵包粉花生腰果綠豆黑虎蝦龍蝦等農産品將首次成團亮相。

  “馬達加斯加的特色農産品分佈在不同區域,為了盡可能地帶上有代表性的産品,今年4月我們就和農業部門、商務部門探討展品種類,並開始組織展品。”芒達公司亞洲區業務代表余帥沒想到,就在這時候,他們遭遇了當地印巴人的阻撓。“我們在當地收購了一些花生米,想提前投放到亞洲市場看看銷路,試試水,沒想到觸及到了印巴人的利益,沒有一輛卡車願意運輸,最後是周邊幾個村的村民趕著家裏的牛車,浩浩蕩蕩80多個牛車,幫我們把花生米運出來的。”

  “我們鐵了心要做成這件事,就算用牛車,也要把馬達加斯加的産品帶到中國來。”回想起這一幕,余帥已經雲淡風輕。

  - 2019年6月14日 -

  “進博寶寶”出生啦!

  “發現自己懷孕是在首屆進博會開幕前,也就是2018年10月下旬的時候,但我從未想過暫停工作去休息。”在首屆進博會歐萊雅展臺上,“準媽媽”徐展天堅持到了最後,肚子裏的小寶寶也許是進博會的“最小參與者”。今年6月14日,“進博寶寶”出生啦!

  “親朋好友常常會開玩笑,我們家寶寶這麼健康聰明,是不是因為我懷孕時參與了首屆進博會的工作,每天在場館裏看到那麼多的高精尖展品,給寶寶帶來一流胎教。”每次講到這裡,徐展天都會偷著樂。

  提前半個月結束産假回到公司,就是為了和歐萊雅的同事們並肩作戰,籌備好第二屆進博會的參展,徐展天説,進博項目給了我極大的動力,讓我很快找回最佳工作狀態。“去年在現場的志願者都是小天使,找他們指路準沒問題。今年主辦方的各項服務更加專業高效,我們的展位也更大了。”

  徐展天説,如今一看到進博會的新聞,就會抱著寶寶問,熟悉嗎?你和媽媽都參加過進博會呢,是不是很酷?

  - 2019年7月27日 -

  倒計時100天,路演密集時

  圖説:進博會倒計時100天倒計時牌

  第二屆進博會開幕倒計時100天的時候,進博會招商路演已經走過了7個城市,面向各地企業宣介進博會資訊。從第一站的上海、第二站的杭州再一路向前,輾轉2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舉辦了21場進博會招商路演。而7月和8月就是火熱的時刻。

  馬不停蹄,輾轉萬里,進博局招商路演團隊走出了一條獨特的路線,從長江三角洲到珠江三角洲,從北部灣地區到環渤海地區。齊魯大地、三秦之土、廣袤新疆、遼闊東北,一個都沒有少。整個路演期間,4500多家企業和單位面對面了解了進博會,萬里進博路演的行程,不虛此行。

  - 2019年9月27日 -

  第一票展品到了,戰鬥打響了!

  圖説:在第二屆進博會裝備展區展品

  “首屆進博會後的這一年,過得太快了。”東方物流集團會展物流部經理陸明明的工作表裏,記錄了進博工作的日日夜夜。

  2019年春節前完成所有入境展品的處置、出運和核銷。新年伊始,多家進博參展商和國內貿易採購商遞交物流委託,進博展品開始通過大貿方式進入中國市場。進入初秋,第二屆進博會的各項工作就全面展開了。

  “我們為東方國際招展的33個國家和地區的數十家參展商提供了各種物流方案,等到第一票展品抵滬的時候,我們知道,戰鬥打響了!”陸明明説,9月27日,第一票進博展品空運到上海,忙碌的展品集貨和申報工作立即展開。週末?不存在的。加班?每天都有的。

  “今年的貨量委託是去年的三倍,更涉及到全部展區,根本停不下來。”整整一個月沒有在女兒的作業本上簽名,卻在無數張展品物流清單上簽下自己的名字,陸明明説儘管很忙,團隊成員的家人卻沒有不理解的。“同事的孩子在學校裏介紹,進博會上會飛的汽車就是我媽媽公司引進來的,收穫很多羨慕眼光。就連我最近回家晚了,門衛大爺聽説我在忙進博會,語氣裏也都是敬佩。”

  - 2019年10月1日 -

  “進博人”登上了國慶彩車

  圖説:國家會展中心經營部副總經理周伶彥

  “今年國慶節,我登上了‘春潮滾滾’彩車,沿著長安街由東到西,和10萬熱情的群眾一起,祝福偉大祖國繁榮昌盛。”作為“進博人”的代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進口博覽會展覽部副總經理周伶彥在那一刻萬分激動。

  “站在彩車上,我當時熱淚盈眶,感受到了偉大祖國賦予‘進博人’的神聖使命和絕對信任。”周伶彥説,“春潮滾滾”彩車寓意勇立潮頭、開拓進取,進博會以擴大開放的決心與行動,為中國經濟的高品質發展提供動力和活力,作為“進博人”,能直接參與到國家戰略中,深感使命光榮。

  “當時車上還有一些工商聯代表,例如三一重工的梁穩根、新希望的劉永好,他們走出去後收購的海外企業,也參加了進博會。和他們在一起,我也深感榮幸。”

  - 2019年10月11日 -

  等待結果的那一個小時,我們都在門外站著

  圖説:虹橋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

  在淩怡申的記憶裏,上一次這麼緊張地在門外徘徊,還是幾年前在妻子的産房外。而這一次,他也在等待一個新生事物的誕生。

  “今年6月下旬,保稅展示展銷項目正式啟動,到10月16日場所在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正式開業,僅僅用了120余天。”沒有任何可借鑒的經驗,推動這一項目的落地就像“摸著石頭過河”,綠地商貿集團綜合管理部副總監淩怡申用“連軸轉”來形容這120天,而最緊張的莫過於10月11日。

  10月11日下午1點,海關聯合驗收組來到綠地貿易港,先聽取建設單位和青浦海關的報告,再現場查驗保稅場所的硬體和流程,然後進入6樓的海關監控中心,召開閉門會議。“閉門會議開了約一個小時,間或有海關人員出來詢問細節問題,這段時間裏,我們項目組約10位同事全部站在門外,等待結果。”

  一小時後,門開了,所有人回到一樓會議室。淩怡申清楚記得當時的情景:上海海關副關長施健宣佈,經過討論,我們一致認為,綠地貿易港保稅展示展銷場所符合海關要求,通過驗收。熱烈的掌聲隨之響起。

  如釋重負,上海首個保稅展示展銷場所就此誕生。重任在肩,承接進博會溢出效應的任務才剛剛開始。

  - 2019年10月15日 -

  瞬間大客流,我們通過考驗了!

  圖説:上海特色小吃館集合了滬上眾多特色小吃

  當上海特色小吃館前的千人長隊終於被消化,回收而來的意見反饋表少有批評,進口博覽會餐飲食品供應保障組成員們大大松了一口氣,喜悅的心情慢慢從心底升起,擴大為臉上深深的笑容。

  10月15日上午8點50分,第二屆進博會臨戰綜合演練開始。3000多位市民變身大客流,涌入國家會展中心。讓大家沒想到的是,從上午9點半開始,不斷有參演者前往餐飲點用餐,相比預計的11點半到13點半的高峰期提前了2個小時!

  眼盯大螢幕,手握對講機,快速通知企業備餐,這是一場比實戰還要難打的演練!首屆進博會期間,上海特色小吃館最多排了300多人的隊伍,而這一次瞬間就有1000多人,耶裏夏麗的門前也等了500余人。

  大壺春的師傅快速轉動大鍋,鮮得來的排骨一份份擺進餐盤,清真炒麵已經出鍋……半小時後,耶裏夏麗前的隊伍已經消失,不到一小時,上海特色小吃館裏人人品起了“上海味道”,長隊已被消化。

  “瞬間大客流,我們通過考驗了!”這一刻,餐飲食品供應保障組成員、市商務委服務業處處長朱文群和同事們相視一笑,不枉費入駐青浦三個月的早出晚歸,不枉費幾十個微信群的日夜溝通,不枉費和87家餐飲單位、68家食品原料供應商、9家物流配送企業的面對面對接……這一刻,他們對即將到來的盛會餐飲供應保障信心滿滿。

  -2019年10月29日-

  民間藝術走上進博大舞臺

  圖説:第二屆上海非遺展示區

  國家會展中心的中央廣場上,李守白創作的長達17米的巨幅剪紙作品《上海童謠》,不但在“石庫門”的螢幕上動了起來,還唱起了娓娓動聽的滬語童謠。10月29日,他第一次在自己的手機上看到視頻時,“有點小激動”。

  匯集39首上海童謠,刻製1757字,塑造152位人物形象和46隻可愛的小動物,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産“海派剪紙”傳承人李守白在12年前創作了這幅長卷,儘管獲得了不少重量級獎項,卻少有展示的機會。“剪紙是民間藝術,進不了美術館開個展,也走不上時尚平臺。”但進博會卻為海派剪紙等民間藝術提供了最大的世界舞臺。

  “如果沒有進博會,《上海童謠》不可能遇到東浩蘭生和同濟大學,不可能從靜態的剪紙,變成動感的動畫。當傳統的民間藝術和現代表現手法相結合,這是一次藝術性更高的再創作。”説起前一個月團隊的加班加點、爭分奪秒,李守白覺得很值得。

  - 2019年11月 -

  迎接所有進博人的高光時刻

  圖説:第二屆進博會中國國家館,“我與新中國”互動多媒體照片墻

  2019年11月5日到10日,第二屆進博會來了。

  籌備多時,奮鬥多時,期待多時。明天,所有“進博人”就將迎來高光時刻。

  大國盛會,全城振奮。萬商雲集,全球矚目,見證中國高水準的對外開放。

  我們準備好了!

  金海岸工作室 張鈺蕓

  圖片來源:新民晚報記者 劉歆 孫中欽 周鑫 陳夢澤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