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光照大千──絲綢之路的佛教藝術展》主題展活動圓滿舉行

2021-05-27 12:18:00
來源:濰坊市圖書館網
字號

  2018年12月20日至2019年1月20日,由濰坊市圖書館主辦的《光照大千──絲綢之路的佛教藝術展》主題展活動在濰坊市圖書館圓滿舉行。

  絲路,即絲綢之路。東起長安,向西穿過河西走廊,在敦煌分為南北兩道通往西域。北道出玉門關,沿塔裏木河北面進發,途經龜茲(今新疆庫車附近)、疏勒,越過蔥嶺,再經大苑、康居;南道沿塔裏木河以南前進,經于闐、莎車,越蔥嶺,與北道在木鹿城(在蘇聯土庫曼境內)會合,再行抵裏海南部後,到伊朗境內。中國原為絲綢的故鄉,早在西元前一世紀以後的一千多年中,大量的生絲、絲綢和其他貨物即經由此路運銷至西域及歐洲,因它以運輸絲綢著稱,故稱為“絲路”。此條貿易通路的開闢,原是西漢武帝時(115BCE),為聯合大月氏及西域各國共謀策略抵禦匈奴,派遣張騫二次通使西域而開闢。它在長時期內曾是東西方往來的交通要道,也是東西方經濟文化的重要通路,而佛教也由印度經絲路東傳至中國。

  讀者們正在欣賞《光照大千──絲綢之路的佛教藝術展》主題展覽。

  《光照大千──絲綢之路的佛教藝術展》,即是沿著此脈絡而展開。從西域的壁畫藝術,記錄著先人開疆辟土的時空軌跡,以及貿易活動最重要的交易工具一五銖錢,更呈現二千多年前的時代背景與意義。從絲路到佛道,且讓我們藉此沿著先人的遺跡,展開這趟中國歷史上最為璀璨的絲路之旅!

[責任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