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這個重陽節,教父母“刷刷”手機?

2021-10-14 11:23:00
來源:央廣網
字號

  央廣網北京10月14日消息(記者 李國強)父母退休在家,是否只能看看孩子、做做飯?他們內心的真實需求與困惑,兒女們又了解多少?想讓父母跟上我們的“節奏”,或許,帶他們學會“年輕的語言”是第一步。今年的重陽節,教父母“刷刷”手機可好……重陽節,讓我們一起把它變成重“Young”節!

  只會微信聊天的岳父

  我好朋友的岳父在一家縣城醫療機構工作,今年年中退休了。賦閒在家的他,不僅沒有“偷懶”,反而勤於做菜煮飯,幫忙帶娃。飯菜的品相和口味贏得了全家人的讚賞。帶娃的細緻程度可謂“十分週全”。他認為:累,是一種快樂。

  因為年輕時堅持打籃球的緣故,朋友的岳父身體狀況一直很不錯。不過,退休後的他,顯然不適宜再做那些劇烈且帶衝撞性的運動項目。

  為了岳父的健康著想,考慮再三,家人們決定在他的手機裏安裝健身類的APP,用來提醒他跑步或者做些輕鬆的運動項目。畢竟,這類的APP很受歡迎,聚集了大批的忠實用戶,朋友自己也在使用,感覺效果不錯。

  問題是,岳父很少使用智慧手機。據他稱,用微信發語音,視頻聊天還行,但對其他功能實在感到陌生。

  原來,朋友的岳父平日上班時間很少用手機,接打電話是常用到的功能。這些習慣是從長年使用非智慧手機沿襲下來的。由於岳父不善於“鼓搗”手機,也就對智慧手機的很多隱藏功能不了解。即便是進入應用市場下載軟體,註冊賬號等事情,也是家人幫忙操作完成。久而久之,智慧手機就成了岳父手中的“老年機”。

  “一人有難,全家幫忙”。這不,近日,朋友和家人開始輔導岳父一步步操作智慧手機,下載,安裝,註冊,登錄,……之後,岳父在室內走路測試了一下APP的基本功能。

  “會用了嗎?”朋友問。

  “應該可以了。”岳父邊説邊露出滿臉的羞澀。

  “有地圖,還有語音提醒,太方便了。”岳父説。隨後大家就提議岳父明天出門跑兩步。

  重陽節前夕,做好早餐的岳父,換上一身藍色運動裝,出門,掏出手機,點擊按鈕,通過人臉識別成功進入螢幕操作區,點擊打開運動APP,在小區跑了起來。魁梧的身材顯得格外地利索。運動,是另一種快樂。

  值此重陽節,一家人團聚在一起,聊育兒、聊做飯、聊健身、聊手機,又是一種最真實、最放鬆、最感到親切的快樂。

  有勇氣主動探索、嘗試新鮮事物的老年人,並不是很多。個中原因,子女可否主動探尋,“挖”出真相?

  像朋友的岳父那樣,當家人真正陪伴他去探索、嘗試新鮮事物之後,數字生活逐漸就變成一種習慣。

  “數字鴻溝”沒那麼可怕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重陽紅”。重陽節,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濃濃的敬老情溫暖了無數的家庭。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移動網際網路飛速發展,面對智慧手機與智慧應用場景,“智慧鴻溝”成了部分老年人必須直面的現實窘境。

  此前,一位94歲高齡老人在銀行櫃機前被家人抱起,卻只是為了通過人臉識別辦理業務,事件一經報道立刻引發社會關注。

  據統計,我國使用手機的老年人約2.74億戶,其中使用智慧手機上網的老年人約1.34億戶。這意味著,全國或有近1.4億老人在網路世界呈現“沉默”狀態。

  為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慧技術困難,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方案,提出,到2021年底前,圍繞老年人出行、就醫、消費、文娛、辦事等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推動老年人享受智慧化服務更加普遍,傳統服務方式更加完善。到2022年底前,老年人享受智慧化服務水準顯著提升、便捷性不斷提高,線上線下服務更加高效協同,解決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的長效機制基本建立。

  值得一提的是,工業和資訊化部於今年1月起正式在全國範圍內啟動為期一年的“網際網路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以進一步解決當前老年人使用網站和APP面臨的突出緊迫問題。

  多地也陸續出臺相關舉措。雲南針對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提出了40條具體措施和要求。例如,就醫方面,增設老年人“無健康碼”綠色通道,提供多渠道預約掛號等就診服務。鼓勵在就醫場景中應用人臉識別等技術。江蘇無錫制定了《無錫市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慧技術困難重點任務清單》。廣州致力構建全覆蓋、多層次、多支撐、多主體的特殊困難群體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

  科學素養“反哺”健康生活

  “硬體”落地,還要“軟體”跟上。

  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64億,佔總人口的18.7%。老年人群的夕陽人生應如何安放?考量每個“擁老”家庭的責任擔當,也成為當下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

  中國人口學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翟振武指出,要幫助老年人掌握數字技術,開展數字時代“新掃盲”。

  據《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提出,“十四五”時期,實施老年人科學素質提升行動。以提升資訊素養和健康素養為重點,提高老年人適應社會發展能力,增強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實現老有所樂、老有所學、老有所為。

  近年來,很多服務型企業推出了方便老年人的服務。針對長輩用戶尤其是獨居老人,京東建立起“手把手”培訓機制。微信推出包括“關懷模式”“長輩無憂專線”等在內的多項服務。快手平臺則計劃製作適合老年人學習技能的短視頻。滴滴推出老年人一鍵叫車服務。人民銀行石家莊中心支行紮實推進河北省適老化改造工作。

  而以智慧技術“反哺”老人的做法也獲得了良好的效果。日前,國家發改委發佈《第一批運用智慧技術服務老年人示範案例名單》。14個省市、自治區的地方案例入選。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