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網9月10日訊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今天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臺辦發言人陳斌華主持本次新聞發布會。
福建東南衛視記者:《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意見》發布實施2周年,請介紹示范區建設有哪些進展?下一步將如何推進?
陳斌華:《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意見》發布兩年來,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示范效應逐步顯現、影響日益擴大,示范區建設取得階段性進展。
一是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更加便利。上線數字“第一家園”服務平臺,基本實現臺胞在閩“一網通查”和“全網通辦”服務,上線至今為臺胞辦理服務事項超1.2萬件。在福州、廈門、平潭等5個地區設立涉臺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建成服務全省法院的臺灣地區法律查明平臺,設立大陸首個涉臺海事糾紛解決中心。眾多臺胞加入福建省相關社會團體;一批臺師在閩全職任教,高校在讀臺生近2200人。
二是閩臺經貿、人員往來持續熱絡。新增設立8個臺灣農民創業園;14家臺企首次被認定為大陸“老字號”。設立大陸首支由臺商發起、規模達7.86億元的兩岸產業投資基金,率先打通臺胞境外自有人民幣投資大陸通道。建成大陸首個兩岸標準共通信息與服務平臺,累計研制兩岸共通標準308項,直接採認臺灣地區職業技能資格項目增至60項。“小三通”客運航次進一步加密,由2024年每周210航次增長至2025年252航次。今年1至8月,往來閩臺旅客173萬余人次,同比增長36.4%;從福建口岸入境的臺胞旅客67萬余人次,同比增長15.5%。
三是閩臺人文社會交流不斷深化。閩臺民間交流持續擴大,今年1至8月來閩參加各類涉臺活動的臺胞累計約2.8萬人次,同比增長40%。一大批臺灣青年來閩實習、就業、創業。出臺大陸首部文化領域涉臺專項地方性法規《福建省閩臺關係檔案保護條例》,徵集“遷臺記憶”等檔案文獻5.49萬件。試點實施臺灣業者在閩投資設立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公司,已引進7家臺灣業者。
四是福建全域對臺融合發展保持良好勢頭。廈金兩地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係列舉措落地實施。福州先後發布2批福馬融合舉措。“福馬同城通卡”、“廈金同城卡”的發行,為金馬同胞提供更多便利。三明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試驗區等加快建設,各地對臺融合實踐特色亮點不斷涌現。
中央臺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將繼續會同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福建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對臺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黨中央對臺工作決策部署,踐行“兩岸一家親”理念,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以更實舉措、更大力度高標準、高質量推動示范區建設,支持福建在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上邁出更大步伐,取得更多成果。(編輯/劉琳)
[責任編輯: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