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國臺辦2025年4月16日新聞發佈會文字實錄

2025-04-16 09:2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答記者問。(台灣網記者 尹賽楠 攝)

  台灣網北京4月16日訊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今天(16日)上午10時在國臺辦新聞發佈廳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本次新聞發佈會由國臺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朱鳳蓮主持。以下為發佈會全文實錄:

  朱鳳蓮:大家早上好,歡迎參加國臺辦例行發佈會,現在開始提問。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廣記者:清明節祭拜先人是兩岸同胞共同傳承的中華民族傳統,請問今年清明期間舉辦了哪些兩岸共同祭祖活動?

  朱鳳蓮:清明祭祖是中華民族綿延千年的習俗,慎終追遠是兩岸中國人共同尊崇的美德。近日,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率團來大陸參訪,先後在河南新鄭出席乙巳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江蘇南京拜謁中山陵;新黨主席吳成典率團赴陜西黃陵出席乙巳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馬英九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帶領臺灣青年赴山東曲阜參加2025海峽兩岸孔子文化春會和祭孔典禮。島內有關黨派、團體代表性人士和基層民眾也踴躍參加了兩岸共同祭祖活動。兩岸同胞同祭祖先,飲水思源、不忘根本,對增強兩岸同胞的民族歸屬感、認同感和榮譽感具有重要意義。我們歡迎更多臺灣同胞來大陸尋根謁祖、拜祖追遠、參訪交流,與大陸同胞一道守護中華民族共同精神家園。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海峽兩岸》記者: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短視頻、微短劇等新興網路影視形式越來越受到兩岸青年人的喜愛。請問近期有哪些兩岸青年文化交流活動?

  朱鳳蓮兩岸年輕人朝氣蓬勃、思維活躍、富有個性,我們一貫支援並積極推動兩岸青年的交流活動。在此介紹3項近期兩岸青年文化交流活動。

  第五屆IM兩岸青年影展徵片已于4月9日啟動,向全球華人高校學子及青年導演徵集10分鐘至30分鐘的劇情或非劇情短片作品,倡導青年創作人以影像為手段,呈現多元時代下社會發展的真誠表達,以此支援和見證高校青年影視創作人的成長。影展作品徵集將於6月10日截止。

  第二屆“京彩臺灣”兩岸青年短片徵集已被列入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系列活動,以“青春共影 攜手同行”為主題,分為“日常光影、未來視界、文化印記、行走畫卷、服務見證”五個單元,鼓勵大家通過鏡頭記錄兩岸多彩生活,運用科技手法或呈現科技讓生活更美好,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用旅途故事展現祖國大好河山,見證京臺融合及服務台胞的方方面面。短片徵集將於5月20日截止。

  “逐夢浙裏創享未來”微短劇網路大賽于4月1日在浙江啟動,鼓勵兩岸青年以影像為紐帶,用2分鐘至10分鐘的微短劇、短視頻等形式,展現當代兩岸青年的時代思考與青春表達,傳遞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觀與豐富內涵,促進兩岸青年在藝術創作領域與合作的深度交流。大賽作品徵集將於5月25日截止。

  新華社記者美國宣佈對中國大陸加徵145%關稅。儘管臺積電已經承諾對美追加投資1000億美元,美仍宣稱要對臺加徵32%關稅,引發島內各界譁然,抨擊民進黨當局吹噓與美關係“堅如磐石”,結果遭遇“背刺”。賴清德稱不會對美進行關稅報復,將採取加大對美採購及投資等措施,並稱要把“吃苦當作吃補”,被批“對美投降”、“掏空臺灣”。對此有何評論?

  朱鳳蓮面對美國濫施關稅,單方面挑動全球範圍貿易戰,我們第一時間堅決實施必要的反制措施,這不僅是為了維護自身正當權益,也是為了捍衛國際貿易規則和國際公平正義。我們堅定的態度、有力的措施,獲得國際社會的普遍肯定和支援,許多國家選擇站在中國這一邊,反對美國的霸淩霸道。我注意到,島內輿論、網友紛紛點讚大陸在應對中所展現的骨氣、底氣。

  賴清德當局為了謀“獨”,主動出賣臺灣核心優勢産業,換來的卻是美國對臺課徵高關稅,讓其著意編造的美臺關係假像破滅,“棋子”變“棄子”。賴當局不顧民眾利益和産業發展前景,提出對美“大採購大投資討好方案”,卑躬屈膝、“打左臉送右臉”,這種“跪美賣臺”的行徑,令人不齒。

  事實證明,只要兩岸和平、同胞一心,就能共同壯大中華民族經濟,共同抵禦外部風險,共同創造讓兩岸中國人揚眉吐氣的民族復興偉業。

  《參考消息》記者國臺辦政府網站日前推出“‘臺獨’打手、幫兇迫害臺灣同胞惡劣行徑舉報專欄”,引發島內高度關注。民進黨當局就此稱,大陸對臺“沒有管轄權” 。請問對此有何評論?“舉報專欄”推出當天即收到不少舉報郵件,請問目前收到的舉報情況如何?將如何處置?

  朱鳳蓮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國家絕不允許“臺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把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對以身試法的“臺獨”頑固分子,不管其身在何處,國家執法司法機關都將一追到底,依法嚴懲。對於某些“臺獨”組織、“臺獨”分子、公職人員和側翼網紅,充當民進黨當局威脅恫嚇、打壓迫害政治異己和島內支援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的政黨、團體、人士的打手、幫兇,我們絕不坐視,于法于理都有權管、必須管。

  推出“‘臺獨’打手、幫兇迫害臺灣同胞惡劣行徑舉報專欄”,具備堅實的法理基礎和充分的法律依據,是順應兩岸民眾懲“獨”呼聲的正義之舉,是維護臺灣同胞正當權益的必要舉措。專欄推出後,深得人心,舉報踴躍。目前已收到超過3000封舉報郵件,所舉報對象比較集中,內容較為翔實,充分反映了兩岸民眾對“臺獨”打手、幫兇為非作歹的深惡痛絕。我們將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在核查相關舉報資訊後,依法追責、依法嚴懲這些打手、幫兇。

  台灣網記者美國網紅“甲亢哥”的中國之旅直播在全球網際網路引發“中國熱”,也引發島內熱議。不少在大陸的臺青向島內喊話:“來大陸吧,眼見為實”。請問國臺辦對臺灣網紅來大陸持何態度?

  朱鳳蓮這位美國網紅在上海、北京、鄭州等多個城市通過直播鏡頭向世界展示了一個真實、友好、立體的中國,包括深厚的中華文化底蘊、熱情好客的各地人民、先進便捷的科技運用等等,在全球網際網路上廣受關注,再度引發“中國熱”。對於客觀展示中國、增進世界人民對今日中國了解的人和事,我們都歡迎。

  諸多臺灣網友對這個現象表達了各種好奇和羨慕。我們歡迎包括臺灣網紅在內的廣大臺灣同胞來大陸走走看看,進行各種文化體驗、科技體驗和生活體驗,基於善意和誠意向兩岸的朋友們分享見聞,增進彼此了解。

  人民日報記者:近日,海基會副董事長羅文嘉稱,中美貿易衝突以來,大陸作為世界工廠的優勢已經不在,留在大陸的臺商數量大幅減少,可能不到高峰時期的五分之一;還稱“大陸消費緊縮,經濟像一潭死水”。對此有何評論?

  朱鳳蓮:民進黨某些人一會兒渲染“大陸威脅論”,一會兒散播“大陸經濟衰退論”,是典型的“人格分裂”,不僅自相矛盾,而且早被數十年來祖國大陸所創造的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打腫了臉。

  大陸經濟前景好不好,事實最有説服力。儘管遭遇外部諸多挑戰,但大陸經濟韌性強、潛力大、底氣足,多年來紮實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培育新質生産力,經濟發展內生動力明顯增強,保持了工業經濟量增質升的發展態勢。製造業總量連續15年穩居世界首位,佔全球比重約30%。從進出口貿易看,今年一季度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0.3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3%,進出口增速逐月回升態勢明顯。從消費市場看,今年1至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8.37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0%,消費市場的“煙火氣”持續升騰,內需日益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動力和穩定錨。

  兩岸經濟合作好不好,臺商最有發言權。面對變亂交織的外部環境,大陸事業舞臺大、市場前景廣、政策預期穩、安全形勢好的優勢進一步凸顯,始終是廣大臺商臺企投資興業的最佳選擇。今年1至2月,兩岸貿易額達3103.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大陸實際使用臺資7.1億美元,同比增長83.7%;新設臺商投資企業921家。越來越多臺商臺胞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脫鉤斷鏈”不得人心、融合發展才是出路。

  民進黨當局出於謀“獨”本性,慣於抹黑大陸,干擾兩岸交流合作。他們編造的謊言在事實面前不堪一擊,騙不了臺商臺胞,阻擋不了兩岸同胞交流合作、共謀發展的步伐。

  福建廈門衛視記者:面對美國關稅霸淩行徑,民進黨當局一方面對美讓利妥協,另一方面鼓噪嚴防大陸商品通過轉机臺灣洗産地規避美國關稅、檢討是否調整新台幣2000元以下小額包裹免稅優惠措施。對此有何評論?

  朱鳳蓮:兩岸企業都是中國的企業,兩岸經濟同屬中華民族經濟。美國濫施關稅,挑動全球範圍貿易戰,威脅的是兩岸經濟發展和民生福祉,兩岸同胞理應和衷共濟,攜手應對外部風險挑戰,堅定維護正當發展權益和中華民族利益。

  民進黨當局罔顧島內企業和民眾利益,不僅對美卑躬屈膝,還加緊推動兩岸“脫鉤斷鏈”,其謀“獨”邪念、賣臺本質暴露無遺。我們有堅定的信心、堅強的意志和足夠的能力反制任何經濟霸淩行徑,打擊謀“獨”挑釁和外部干涉。

  福建廣電“臺海時刻”新媒體記者據報道,臺積電與英特爾已達成初步協議,將成立一家合資晶片製造企業,其中臺積電持股20%。臺灣聯華電子也與美國格羅方德評估合併成立一家美國公司,最終目標是取代臺積電。島內關於美國掏空臺灣半導體産業的疑慮持續擴大。對此有何評論?

  朱鳳蓮臺灣業界的疑慮並非杞人憂天。臺積電早已成為民進黨當局“倚美謀獨”的投名狀,島內半導體産業被賴清德這個“賣臺專業戶”拱手相送是遲早的事。

  “成立之難如升天,覆墜之易如燎毛。”如果放任民進黨當局在“賣臺”、“毀臺”的邪路上走下去,臺灣産業界和民眾失去的不僅是眼前的工作,還將失去未來的發展機會。

  廣東廣播電視臺“觸電新聞”記者:近日,即將出任美國國防部次長的科爾比稱,同意特朗普總統的觀點,臺灣的“國防預算”應接近GDP的10%,其上任後的目標之一,是避免臺灣引發與北京不必要的衝突。請問對此有何評論?

  朱鳳蓮有關言論是為了向臺灣賣更多武器,服務美國國內軍工複合體利益。民進黨當局將本可以用來改善民生的錢浪費在購買武器、討好外部勢力上,向美國交“保護費”,這不僅買不來“安全”,還會加速把臺灣推向兵兇戰危的險境。美方如果真心希望臺海和平穩定,就應該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反對“臺獨”,支援中國統一。

  海峽衛視記者臺媒報道,臺安全部門稱,大陸聚焦賴清德“3.13講話”、“臺積電赴美投資”、“解放軍聯合戰備警巡”等議題對臺進行“認知作戰”,意在製造島內社會對立,並更加密集運用AI工具輔助爭議訊息生成及傳散。對此有何回應?

  朱鳳蓮這種説法顛倒黑白,是賴清德當局操弄“認知作戰”抹黑大陸的慣用伎倆。

  賴清德為了一黨一己之私,一方面倡狂謀“獨”挑釁,不惜把臺灣老百姓綁上“臺獨”戰車;另一方面無底線“媚美賣臺”,全然不顧島內産業和民眾的利益福祉。臺灣民眾不平而鳴,自然會發出質疑和反對的聲音。賴清德當局企圖以大陸“認知作戰”堵住悠悠之口,充分暴露其內心的虛弱。

  南方日報南方+記者七國集團外長及歐盟外交事務高級代表發表聯合聲明稱,關切中國“挑釁”行為,特別是最近在臺灣周邊舉行的大規模軍事演習;維護臺海和平穩定符合七國集團及更廣范國際社會的利益,反對任何片面行動破壞這種和平與穩定,包括訴諸武力或脅迫的方式。對此有何評論?

  朱鳳蓮解放軍在臺島周邊舉行軍事演習,是對“臺獨”分裂圖謀和外部勢力干涉的震懾懲戒,是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必要、正義之舉。

  一些國家嘴上説著關心“臺灣海峽和平穩定”,實質是插手臺灣問題、干涉中國內政。必須指出,破壞臺海和平穩定的是民進黨當局,是其勾連外部勢力進行謀“獨”挑釁導致臺海局勢緊張。有關國家如果真的希望臺海和平穩定,就應該切實恪守一個中國原則,旗幟鮮明反對“臺獨”。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CGTN記者有美國聯邦眾議員日前提出“臺灣國際團結法案”,稱聯大第2758號決議不涉臺,要求美國政府運用影響力抵抗大陸“在國際組織扭曲第2758號決議的行為”。對此有何評論?

  朱鳳蓮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除了作為中國一部分,沒有其他的國際法地位。1971年第26屆聯合國大會以壓倒性多數通過第2758號決議,是聯合國在承認臺灣屬於中國一部分的前提下,把包括臺灣在內的全中國的代表權和席位歸還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歷史事實清楚,法理依據清晰。

  美方所謂法案罔顧歷史和法理事實,無視聯大決議的權威,費盡心機干涉中國內政。我們對此堅決反對。美國個別政客應立即停止在涉臺問題上的錯誤言行,停止推動錯誤涉臺法案。正告民進黨當局,無論如何貼靠外部勢力謀“獨”滋事,都改變不了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的事實,撼動不了國際社會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基本格局。

  香港鳳凰衛視記者賴清德近日稱,“全球北方民主國家”都想爭取優秀臺商,投資“脫中入北”能立足臺灣、佈局全球。並稱“臺灣應利用每一次地緣政治經濟變動時刻,推動適合發展的方向”。對此有何評論?

  朱鳳蓮: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既是歷史,也是事實。臺灣前途命運在於國家統一,同胞福祉繫於民族復興。兩岸産業鏈供應鏈合作是市場追求資源優化配置的結果,是兩岸産業和企業自主選擇的産物,符合經濟發展規律和兩岸同胞的根本利益,任何人任何力量都無法動搖兩岸經濟優勢互補互利雙贏的大格局,也無法阻擋兩岸融合發展不斷深化的總趨勢。西進大陸、紮根大陸是臺商臺企的最佳選擇。

  所謂“全球北方”是賴清德當局為“脫中反中”生編硬造的概念,他口中的“民主國家”正在掏空臺灣産業。賴清德當局和“臺獨”勢力為了謀“獨”,刻意蒙蔽臺灣民眾,企圖扭曲臺灣企業投資方向,目的就是要讓兩岸經濟“脫鉤斷鏈”,最終削弱的是臺灣經濟發展的自主權,損害的是廣大臺商臺企的切身利益,純屬害臺、毀臺,註定失敗。

  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美方派遣退役上將任臺軍年度“漢光41號”兵棋推演資深觀察員並任臺軍參謀總長“顧問”,代表美臺之間軍事交流提升到雙方開始進行“計劃協調”,但距聯合作戰還有很大差距。對此有何評論?

  朱鳳蓮:臺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來干涉。我們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美臺軍事聯繫,要求美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慎之又慎處理臺灣問題,停止慫恿“臺獨”分裂勢力“以武謀獨”。正告民進黨當局,“倚美謀獨”是邪路,“以武謀獨”是絕路。

  中新社記者:近日,臺內部事務主管部門稱,清查發現22個辦理兩岸交流、新住民相關業務的社會團體,有19個未正常運作,其中6個團體屆期仍未改善,已予以解散,引發島內各界廣泛質疑和批評。對此有何評論?

  朱鳳蓮:“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這是民進黨當局在島內大搞“綠色恐怖”、製造“寒蟬效應”的又一惡行。這既暴露出其頑固謀“獨”挑釁、蓄意升高兩岸對立對抗的險惡用心,又顯示其害怕兩岸同胞走近走親、讓其圖謀破産的心虛膽怯。正告民進黨當局,兩岸同胞走近走親的願望壓制不了、交流合作的大勢阻擋不了,恣意妄為、倒行逆施,必將自食惡果。  

  北京日報記者:近日,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羅在出席美國參議院聽證會時稱,美國應大力提升自主系統並部署于臺海,以打造“地獄景象”嚇阻中國犯臺。請問對此有何評論?

  朱鳳蓮:臺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來干涉。美方一些人不斷鼓噪、渲染所謂“地獄景象”,赤裸裸暴露出美國反華勢力出於政治私利不惜毀滅臺灣的險惡用心。我們要求美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停止插手臺灣問題,停止在臺海拱火攪局,不要向“臺獨”分裂勢力發出任何錯誤信號。 

  這也再次證明,民進黨當局勾連外部勢力謀“獨”挑釁,只會讓臺灣兵兇戰危,將臺灣民眾推向災難深淵。

  臺灣東森新媒體ETtoday新聞雲記者:第一個問題,美國發起關稅貿易戰衝擊很多在大陸的臺商,請問國臺辦是否掌握了解在陸臺商目前生産經營情況?有臺商表示為避免供應鏈陷入困境,未來可能會將生産線轉出大陸,請問大陸方面是否有應對措施以及與臺商建立相關共識?第二個問題,民進黨及當局近期頻爆“共諜”案,國民黨諷刺“懷疑共諜滲透民進黨”,請問對於大陸方面被指稱是“幕後推手”有何評論?在這種情況下,大陸方面如何繼續擴大兩岸交流?第三個問題,近期臺“移民署”發出通知書,要求1.2萬大陸配偶補繳大陸“除籍證明”,許多90年代過來的大陸配偶是沒有文件證明的。請問大陸方面會如何協助這些大陸配偶取得相關證明?

  朱鳳蓮:第一個問題。兩岸經濟合作歷經四十年風雨淬煉,已經形成了長期的互惠互利關係和穩固的産業鏈供應鏈合作格局,這是經濟規律作用和市場自主選擇的結果,符合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

  短期看,因關稅壁壘高築,包括大陸臺企在內的出口導向型企業生産經營會受到一定影響。但長期看,大陸經濟穩定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持續發展,完全有信心繼續擔當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貢獻者和穩定錨,為加強兩岸經濟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開拓更廣闊空間。我們始終尊重、關愛、造福臺灣同胞,將積極完善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制度和政策,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幫助大陸臺商臺企識變應變、轉型升級、拓展內需,更好地融入新發展格局,參與高品質發展,分享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紅利。4月18日,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宋濤將在江蘇省南京市召開臺商座談會,聽取在大陸臺商臺企的意見建議。請關注相關報道。

  第二個問題。民進黨當局慣於拿所謂“間諜”説事,刻意渲染“大陸威脅”,煽動“反中仇中”,目的是想轉移島內民眾對其施政無能、“賣臺引戰”的不滿。這套把戲了無新意,臺灣民眾早就看夠了、也看透了。兩岸交流的大潮滾滾向前,不會停、不會斷。我們堅定支援並將採取有力措施促進兩岸正常、健康交流往來,依法保護臺灣同胞合法正當權益。

  第三個問題。從羅織罪名逼迫大陸配偶骨肉分離,到強令大陸配偶補繳證明,民進黨當局製造“綠色恐怖”、升高兩岸對立,日益不擇手段、不顧人倫。

  大陸配偶是臺灣同胞的家人、親人。對於民進黨當局為謀“獨”挑釁,變本加厲刁難和迫害大陸配偶、撕裂臺灣社會的惡行,廣大臺灣同胞要群起反對,勇於捍衛自身權益。

  湖北廣電記者:4月13日,2025大阪世博會在日本開幕。此前日本外務省明確拒絕臺灣以官方身份參與世博會。民進黨當局雖然以企業名義參展,但展館名稱為“TECH WORLD”。臺島內炒作縮寫為“TW”暗指“臺灣”,並鼓吹所謂“外交突破”,對此有何評論?

  朱鳳蓮:這種“自嗨”行為完全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民進黨當局慣於借各種場合搞一些小動作,編織所謂“國際存在”假像,企圖愚弄島內民眾、誤導國際視聽。無論他們怎麼折騰,都改變不了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的事實,只會徒增笑柄。

  環球網記者:民進黨當局日前稱,為避免同時具有兩岸戶籍,要求未曾繳附“喪失原籍證明”的陸配3個月內補繳,逾期未補者可撤銷定居許可及戶籍登記。對此有何評論?

  朱鳳蓮:這個問題我剛剛回答過了。需要強調的是,大陸配偶是臺灣同胞的家人、親人。對於民進黨當局為謀“獨”挑釁,變本加厲刁難和迫害大陸配偶、撕裂臺灣社會的惡行,廣大臺灣同胞要群起反對,勇於捍衛自身權益。

  上海東方衛視記者:儘管賴清德當局以各種理由限阻兩岸交流,煽動“反中抗中”,但近期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及馬英九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分別率團來大陸參訪,有輿論認為,這凸顯兩岸交流往來順應民心民意,是人為阻撓擋不住、隔不斷的。對此有何評論?

  朱鳳蓮:兩岸同胞是一家人、不是敵人,同屬中華民族、都是中國人。一家人常來常往、走近走親,是任何政治勢力都阻擋不了的。民進黨當局倒行逆施,限阻兩岸交流合作,損害兩岸同胞利益福祉,其圖謀必定失敗。

  香港經濟導報記者:近期,臺灣歌手TANK呂建忠在浙大二院成功接受亞洲首例心肝聯合移植手術並康復出院,他發文“感謝祖國,感謝杭州”,引發臺灣網友熱議,稱讚大陸醫療技術領先發達。對此有何評論?

  朱鳳蓮:我們祝賀呂先生手術成功,康復出院!他的治療經歷是一場跨越海峽的生命接力,是兩岸同胞血濃于水、手足情深的生動寫照。

  近年來,大陸醫療事業快速發展,醫療水準不斷提高,為臺灣同胞來大陸生活、就醫提供了更好保障。我們將繼續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不斷完善臺胞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為臺灣同胞享受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參加醫師資格考試和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申請醫師執業註冊和短期行醫等提供便利。我們也積極鼓勵和支援兩岸醫藥衛生交流,歡迎臺灣醫藥界人士前來大陸參訪交流。

  中國日報記者:臺灣作家龍應臺日前投書《紐約時報》批評賴清德對島內民眾的不滿情緒“視而不見”,在島內“製造恐慌、引發對抗”,並引用島內一項萬人投票結果表示,有73%的民眾表示“若中國大陸攻打臺灣會選擇投降”。請問對此有何評論?

  朱鳳蓮:有關情況表明,賴清德當局不斷謀“獨”挑釁已引發島內各界強烈不滿和深切憂慮。“臺獨”意味著戰爭,搞“臺獨”只會搞亂臺灣,將廣大臺灣同胞推向兵兇戰危的險境。越來越多臺灣民眾已經認識到“臺獨引戰”的危險性和危害性,認識到不能成為賴清德“臺獨”冒進的犧牲品,認識到“臺獨”是絕路、統一擋不住。正告賴清德當局,任何違背民意、違逆大勢的圖謀都將遭到唾棄,都註定失敗。

  臺灣《中國時報》記者:第一個問題。根據海關總署公佈的統計數據,今年一季度大陸對臺出口增長8.3%,從臺灣進口增長17.8%,兩岸貿易表現優於大陸整體對外貿易。在兩岸經貿有如此緊密關係之下,請問發言人賴清德提出“脫中入北”是個好主意嗎?第二個問題。臺灣教育主管部門日前決定要將“脫中入北”深化到教育思想,該部門負責人稱,“臺灣與中國一邊一國毋庸置疑”,將在今年暑假前編寫完成“識讀中國威脅、國際情勢等教材,避免混淆概念”。請問對此有何評論?現在民進黨當局主張“兩國論”,通過直接修改教材來影響下一代,大陸將如何應對?

  朱鳳蓮:第一個問題。我剛剛説過,西進大陸、紮根大陸是臺商臺企的最佳選擇。這麼多年兩岸産業鏈供應鏈合作是市場追求資源優化配置的結果,是兩岸産業和企業自主選擇的産物,符合經濟發展規律和兩岸同胞的根本利益,任何人任何力量都無法動搖兩岸經濟優勢互補互利雙贏的大格局,也無法阻擋兩岸融合發展不斷深化的總趨勢。

  第二個問題,有關言論宣揚“一邊一國”分裂謬論,是赤裸裸的謀“獨”挑釁。兩岸同屬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來不是一個國家,這是無法否認也不容否認的歷史和法理事實。民進黨當局大搞“去中國化”,罔顧歷史,歪曲事實,妄圖利用“臺獨”教材割斷兩岸歷史文化聯結,造成臺灣青年一代歷史記憶混淆和國家認同扭曲。如此數典忘祖的倒行逆施,必將遭到兩岸同胞的強力反對和唾棄。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看臺海”和“日月譚天”記者:中央廣電總臺“看臺海”日前推出“跟著電影遊大陸”線上活動,許多臺灣網友積極參與,互動熱烈,對大陸電影取景地、文化地標等如數家珍,留言表示期待能通過大陸優秀影視文化作品尋找靈感,感受美好。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朱鳳蓮:有關媒體平臺推出的“跟著電影遊大陸”活動,以及福州市、廈門市近期推出經“小三通”航線到福建沿海的臺胞領券免費觀看《哪吒之魔童鬧海》等活動,都受到臺灣同胞熱烈歡迎和積極響應。這充分體現了大陸優秀影視文化作品的吸引力及蘊藏其中的中華文化魅力,展示了兩岸同胞同文同種、共情共鳴文化基因。

  春光三月正是踏春時。我們歡迎更多臺灣同胞按圖索驥,到大陸來打卡自己喜歡的影視作品發源地或拍攝地。比如電影《長安三萬里》、《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在過去兩個月先後在島內院線上映,喜歡這兩部電影的臺灣朋友可以打卡陜西西安和河南安陽,深度體驗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和輝煌燦爛。我也關注到,很多臺灣朋友喜歡電視劇《去有風的地方》、《難哄》,這些朋友可以打卡雲南大理和重慶,實地感受浪漫景致和人間煙火,體驗“一部劇火了一座城”的熱鬧。無論是自然風光,還是田園生活,每一處打卡地一定會讓臺灣朋友們不虛此行,了解“不一樣的大陸”。

  福建東南衛視記者:2025年“天下媽祖回娘家”活動在福建莆田啟動,受到島內信眾高度關注。請介紹有關情況。

  朱鳳蓮:3月29日,2025年“天下媽祖回娘家”活動在福建莆田湄洲島啟動,活動由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舉辦,有110多家媽祖文化團體代表、近萬名嘉賓參加,包括臺灣媽祖文化團體代表25家145人。百尊分靈媽祖入場謁祖進香,陸續交接過爐、挂脰(dou),象徵著媽祖庇祐的傳承延續。活動期間還進行了媽祖供品、湄洲女頭飾服飾、船模製作、媽祖糕製作等10多項非遺項目展示。“天下媽祖回娘家”,回的是兩岸兒女共同的精神原鄉,守的是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文化根脈。據統計,今年以來島內有227個團組4600余人次媽祖信眾到湄洲島謁祖進香。

  海峽之聲廣播電臺記者:臺媒報道,臺軍年度“漢光41號”演習5日開始為期14天的“電腦兵推”,以所謂解放軍“灰色地帶侵擾”及“由演轉戰進犯臺灣”等可能行動為想定場景。對此有何評論?

  朱鳳蓮:民進黨當局頑固堅持“臺獨”分裂立場,勾連外部勢力謀“獨”挑釁,妄圖“以武謀獨”、“倚外謀獨”,是破壞臺海和平穩定的禍根亂源。“臺獨”是絕路,統一擋不住。無論民進黨當局搞多少“兵推”、“演習”,都改變不了“臺獨”死路一條的下場,更阻擋不了祖國必然統一的歷史大勢。

  臺灣“中央社”記者:第一個問題。國臺辦此前在記者會上説明,富察(李延賀)被依“煽動分裂國家罪”判有期徒刑三年。請問其是因何種行為觸犯煽動分裂國家罪? 第二個問題。臺“移民署”4月8日要求在臺定居的原陸籍人士補繳“喪失原籍證明”,請問國臺辦是否了解目前有多少原陸籍人士返回大陸辦理登出戶籍證明?第三個問題。2月25日,大陸背景權宜輪多哥籍“宏泰”貨輪涉拖斷臺澎第三海纜,目前王姓船長被羈押禁見遭起訴,其他7名船員涉案證據不足不予起訴,遣送出境。請問國臺辦方面是否有收到臺灣方面的相關通報?兩邊是否有就該案討論如何處置?國臺辦此前曾表示正在核實情況,請問目前調查情況如何?

  朱鳳蓮:第一個問題。該案有關情況此前我們已作出詳細説明。

  第二個問題。涉及戶籍管理事宜,有關部門一貫依法依規處理。

  第三個問題。據臺灣媒體報道,今年曾發生1次由臺灣漁船造成的海纜斷裂事故,還有3次非人為因素的自然斷裂。民進黨當局針對“宏泰”貨輪不斷進行炒作,未經調查就指責該船隻割斷海纜,完全是“先定罪、後調查”。臺司法部門已淪為民進黨當局“抗中”的政治工具,毫無信譽可言。

  朱鳳蓮: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黃曉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