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2017年1月17日 文本

2018-01-17 10:5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國臺辦新聞局局長、新聞發言人馬曉光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今天上午10點在國臺辦新聞發佈廳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本次新聞發佈會由國臺辦新聞局局長、新聞發言人馬曉光主持。(台灣網  尹賽楠  攝)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定於1月17日(週三)上午10:00在國臺辦新聞發佈廳(廣安門南街6-1號廣安大廈中門四層)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本次新聞發佈會由國臺辦新聞局局長、新聞發言人馬曉光主持。以下為發佈會全文實錄:

  [台灣網]: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定於上午10:00在國臺辦新聞發佈廳(廣安門南街6-1號廣安大廈中門四層)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屆時,本網將進行圖文直播、視頻錄播及文字跟蹤報道,敬請關注。 [09:07] 

  [馬曉光]:各位媒體朋友們,大家下午好,歡迎大家來參加國臺辦2018年第一場新聞發佈會,我也代表國務院臺辦新聞局,代表另一位發言人安峰山先生,向大家致以新春的祝福。[10:17] 

  [馬曉光]:2017年兩岸關係形勢更加複雜嚴峻。臺灣當局拒不接受“九二共識”,放任縱容“去中國化”“漸進臺獨”活動,阻撓兩岸交流合作。“臺獨”勢力鼓噪“公投”“修憲”,挑動兩岸敵意,破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威脅臺海和平穩定,嚴重損害臺灣同胞利益。[10:18] 

  [馬曉光]: 面對複雜嚴峻局勢,我們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臺工作重要思想,全面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牢牢把握兩岸關係發展正確方向,努力維護臺海和平穩定,增進兩岸同胞親情福祉。[10:20] 

  [馬曉光]:我們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採取有力措施,堅決反對和遏制形形色色的“臺獨”分裂行徑。加強與島內認同“九二共識”、支援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黨、團體和人士的交流對話,團結兩岸同胞共同維護臺海和平穩定。[10:20] 

  [馬曉光]:我們堅持為臺灣同胞辦好事、做實事。出臺20多項政策措施,擴大招收臺灣學生規模,放寬入學標準,增設獎學金;擴大臺胞在大陸就業的行業和地域,增開職業資格考試項目,開放申請國家社科基金;擴大取得大陸律師職業資格的臺灣居民執業範圍;在200多個火車站和全國所有民航機場增設識別卡式臺胞證的自助購取票機,解決臺胞在大陸繳存和使用住房公積金問題;為臺灣青年提供各類實習、就業崗位逾1.2萬個,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和就業創業示範點累計入駐或服務台企及團隊1400多個。[10:21] 

  [馬曉光]:我們持續深化兩岸經濟合作。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全國臺企聯成立10週年,充分體現了對廣大臺商的高度重視和深情關懷,堅定了臺商紮根大陸發展的信心。我們舉辦大陸臺企産品展銷會,展示臺商臺企三十多年來在大陸發展歷程和成果。推動“臺商走電商”,協助臺企拓展大陸內銷市場。設立廣西、四川海峽兩岸産業合作區,為臺商臺企向中西部發展及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搭建平臺,一批臺灣大企業大項目投資建設取得新進展,兩岸農業、金融領域合作持續擴大。2017年兩岸貿易額1993.9億美元,同比增長11.3%,再創歷史新高。大陸實際使用臺資(含第三地)47.3億美元,同比增長30.9%。[10:22] 

  [馬曉光]:我們大力推動兩岸各領域交流。舉辦第九屆海峽論壇、2017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史研討會、第三屆兩岸媒體人北京峰會。兩岸同胞共同紀念兩岸交流30週年,基層交流亮點頻出,青年交流創新發展,文化、教育、婚姻、體育、宗教和民間信仰、工會、農漁會、少數民族交流精彩紛呈,大陸影視節目、綜藝節目、網路文學、網上購物、移動支付、共用服務等受到島內民眾,特別是青年人的追捧。首屆海峽兩岸學生棒球聯賽廣受關注,僅總決賽期間6天的網路點擊量就達5.3億次。福建湄洲祖廟媽祖神像赴臺巡遊轟動全島,近500萬信眾朝拜。兩岸人員往來絡繹不絕,2017年達到878萬人次,其中臺灣居民來大陸587萬人次,同比增長2.49%,再創歷史新高。[10:23] 

  [馬曉光]:展望2018年,兩岸關係面臨的複雜因素增多,風險挑戰增大;但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應對挑戰、把握方向,推動兩岸關係繼續克難前行。[10:23] 

  [馬曉光]:我們將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中央對臺大政方針和工作決策部署,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堅決反對和遏制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積極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持續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率先同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的機遇,逐步為他們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推動兩岸同胞共同弘揚中華文化;緊密團結兩岸同胞,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10:24] 

  [馬曉光]:下面我接受大家的提問。[10:24] 

  [新華社記者]:針對大陸啟用M503北上及三條銜接線,臺灣當局聲稱此舉違反2015年兩岸達成的有關“共識”,是“單方面”“片面”啟用,影響到臺灣的飛行安全,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10:24] 

  [馬曉光]:M503航線北上運作及相關銜接航線已于1月4日開始啟用。相關情況,民航局網站已做了介紹,此前我書面回答記者提問時,也就其必要性作了説明。在此,我再表達幾點看法意見:[10:26] 

  [馬曉光]:第一,海峽西岸空域是大陸長三角往返珠三角地區以及港澳、東南亞等地區的空中交通要道,兩岸空中直達航路也經過該地區。開通M503北上及銜接航線,是為緩解該地區航班快速增長壓力,保證飛行安全,減少航班延誤,保障旅客權益,滿足亞太地區航空運輸發展需要,也有利於改善兩岸航班運營,進一步便利兩岸人員往來,符合兩岸同胞共同利益。[10:26] 

  [馬曉光]:近年來,該區域航班快速增長,交通流量密度極高,延誤日趨嚴重。北上航線不開通,嚴重影響東南亞和港澳地區經長三角北上。相關銜接線不啟用,始終制約A470航線航班分流。據統計,2017年香港去往上海浦東的航班中,航班平均延誤高達103分鐘,較2016年同期增長了5.1%。航路平均正點率僅為46%。啟用M503北上航線及相關銜接航線,將有效緩解現有航線流量壓力。[10:27] 

  [馬曉光]: 第二,M503航線完全位於臺灣海峽靠近大陸一側,在上海飛行情報區內,設立和啟用這一航線是大陸民航空域管理的一項常規工作,是大陸的內部事務,不涉及臺灣的航線和航點,完全不存在單方面開通的問題。[10:27] 

  [馬曉光]:第三,2015年3月該航線啟用前,大陸方面充分考慮臺方關切,與臺灣方面進行了溝通。在溝通中,大陸方面表示,以後開啟M503北上航線和相關銜接航線時,會事先與臺灣方面通氣。但這並不意味著開通該航線需要臺灣方面的同意。即便如此,在1月4日大陸啟用M503北上及相關銜接航線前,我們也向臺方作了通報。臺方聲稱大陸違反雙方2015年達成的共識,完全不符合事實。[10:28] 

  [馬曉光]:第四,自M503航線啟用南下航線以來,總體運作安全平穩,港澳地區及東南亞航空公司普遍參與,有效發揮了國際民航航線的作用。北上航線及銜接線開通以來,平均每天飛行27班,充分説明該航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不存在影響臺灣飛行安全問題。[10:28] 

  [馬曉光]:最後,我再次指出,臺灣方面應該正確看待,不要借機做文章,干擾或破壞兩岸關係。[10:29] 

  [中央電視臺海峽兩岸記者]:我們注意到日前有網友舉報,臺灣藝人林心如主演的電視劇被播出平臺暫時下架,對此林心如也發表聲明稱她一直支援兩岸和平共處、友好發展,以前不曾未來也不會支援任何“臺獨”的行為和言論。也有輿論認為,將拿到臺灣當局的補貼款項同“臺獨”等同是過度解讀,主要還是看影視劇的內容是否健康。另外還有輿論認為,此事可能是因為商業糾紛所致,呼籲網友應該去抵制真正的“臺獨”分子,勿罔勿縱。對此,請問發言人怎麼看待?而這件事情後續又將如何處理?[10:29] 

  [馬曉光]:我們注意到了這件事情,相信有關方面會客觀評估,妥善處理。[10:29] 

  [中央電視臺記者]:我們看到美國聯邦眾議院日前通過了一個所謂的“臺灣旅行法草案”,鼓吹美臺的所有層級官員要實現互訪。想問發言人對此有什麼樣的回應?[10:30] 

  [馬曉光]:外交部已經就此表達了立場。我要強調的是,美方有關法案嚴重違反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確立的一個中國原則,我們堅決反對。我們奉勸臺灣方面不要挾洋自重,以免引火燒身。[10:30] 

  [福建廈門衛視記者]:日前島內“獨”派團體舉行記者會,宣佈將啟動以“臺灣”名義申請參加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以及所有的國際體育賽事的“公投”連署,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10:31] 

  [馬曉光]:國際奧會對於臺灣參加奧運會有明確的規定。“奧運模式”是國際體育組織和兩岸體育界人士共同遵循的原則。任何企圖改名的政治圖謀,註定是一場不可能得逞的鬧劇。[10:31] 

  [福建東南衛視記者]:近日臺灣天下雜誌發佈的一份民調顯示,認為自己既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的佔比創下歷年新高,兩岸文化的融合與大陸經濟崛起也讓臺灣的民眾隨著大環境趨勢對大陸産生認同。而另一方面我們看到,自前年“5.20”以來,臺當局是小動作不斷,四處推動“去中化”“去蔣化”等等,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價?[10:32] 

  [馬曉光]:關於這兩個問題,我注意到了有關報道。我認同你剛才提問中所作的評論,廣大臺灣同胞是反對“臺獨”、支援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隨著我們對臺方針政策不斷取得實效,隨著大陸的日益發展進步,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夠團結廣大臺灣同胞,共同維護和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局面,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進程,共同致力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10:32] 

  [香港中評社記者]:第一個問題,我們看到蔡英文在年終記者會上提出了兩岸關係的“新三不”,就是兩岸關係不會暴走、不會僵住,也不會回到過去的老路上,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價?第二個問題,最近我們看到萬豪酒店的電子問卷中將港澳臺及西藏地區列入到了“國家”的範圍之內,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也有媒體指出,美國達美航空等外企網站也存在同樣的情況。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回應?[10:33] 

  [馬曉光]:我先回答你第二個問題。有關部門已經對這一系列的事件表明瞭態度,做出了處理。相關企業也已經做出了整改。眾所週知,臺灣是中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處理涉臺事務的基本遵循。在大陸投資經營的企業都應當遵守中國的法律。[10:33] 

  [馬曉光]:第一個問題,實際的情況是,2016年“5.20”以來,由於臺灣當局拒不接受“九二共識”,不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嚴重損害了雙方互信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致使兩岸關係處在政治上僵持的局面,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是眾所週知的。當然,未來是從善如流,回到“九二共識”的共同基礎上來,跟我們一起致力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還是向相反的方向變本加厲地發展,取決於臺灣方面。[10:33]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據臺媒報道,日前宣佈成立的新黨服務委員會為在大陸經商求學的臺灣同胞服務,新黨主席郁慕明表示,只幫認同自己是中華兒女反對“臺獨”的人,對此發言人有何評論?[10:34] 

  [馬曉光]:我們的態度是一貫的、明確的。我們願意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同臺灣所有認同這一基礎和理念的黨派、團體、人士加強對話和合作,來共同維護和增進兩岸同胞的權益,來共同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臺海和平穩定。[10:34] 

  [福建海峽衛視記者]:日前臺灣陸委會通過一個賣萌的方式,模擬臺灣跟大陸之間的對話,還表示兩岸和平穩定的門是“我們”,卻被網友罵翻而刪貼,對此你有何評論?[10:35] 

  [馬曉光]:這個事情好像不值得放在我這個發佈會上來評論,看看網友的評論就知道了。[10:35] 

  [香港鳳凰衛視記者]:兩個問題。第一,近期關於“武統”臺灣的聲音越來越多,蔡英文日前在一個場合表示説,相信大陸方面不會對臺灣動武,請問發言人有何評論?另外一個問題關於M503航線,美國方面表示希望大陸不要破壞這樣一個現狀,希望雙方能夠通過協商來改變併發展關係,對此有何回應?[10:36] 

  [馬曉光]:我記得外交部發言人對美國方面的表態已做出過回應,我沒有新的補充。這條航線是國際民航組織經過科學的、專業的論證批准的,我們還是要相信科學,相信國際民航組織。[10:36] 

  [馬曉光]:第二個問題,大家都知道,我們對臺的大政方針是明確的、一貫的,沒有改變。之所以造成最近兩岸“武統”聲浪升高,我想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臺灣島內日益猖獗的形形色色的“臺獨”分裂活動。我們願意盡最大努力、最大誠意,去追求和平統一的前景,但是我們也絕不容忍“臺獨”,絕不允許發生和出現“臺獨”分裂勢力分裂中國的情況。[10:37] 

  [經濟日報記者]:我們注意到,在2017年的最後幾天,兩岸産業合作園區落戶四川,可以説兩岸合作又添了一個新的平臺。請發言人介紹一下2017年兩岸産業合作的整體進展如何?今年2018年還會不會再增設兩岸産業合作園區?另外,還請發言人介紹一下2017年大陸主要臺商投資區的整體經營運營情況。謝謝。[10:38] 

  [馬曉光]:首先我要糾正一下,沒有專門的臺商投資區,臺商在大陸投資三十多年來,只要是法規允許的地方都可以去。當然,從目前的情況看,主要集中在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湖北、四川、重慶等等地方。但是這些年來,隨著大陸經濟改革、經濟轉型,乃至於擴大開放,臺商投資大有向中西部轉移的趨勢。[10:38] 

  [馬曉光]:至於你説到的兩岸産業合作區,可能大家都已經注意到,為了協助臺資企業向中西部轉移,幫助臺商參加“一帶一路”的建設,國務院臺辦會同發改委、商務部,先後於2017年9月和12月,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和四川省設立了海峽兩岸産業合作區,其中位於廣西的合作區包括了防城港、崇左、欽州三個産業園,位於四川的合作區,包括成都、德陽、眉山三個産業園。目前,廣西、四川兩地都出臺了具體的政策措施,抓緊建設合作區。合作區的交通優勢、區位優勢、成本優勢也吸引了一大批臺資企業前往考察。據我了解,已有不少臺資企業落戶到了合作區內發展。[10:39] 

  [馬曉光]:今後,我們將繼續指導、支援、推進兩岸産業合作區的建設,為臺資企業拓展新的發展空間。[10:39] 

  [深圳衛視記者]:據報道,民進黨當局將要持續增加防務預算,估計到2025年臺灣的年度預算至少增加20%,有一些評論認為,這反映出民進黨當局將會和大陸進行軍備競賽,妄圖“以武拒統”。也有一些分析認為,2018年兩岸關係會充滿變數,甚至未來幾年有可能會發生重大的“臺獨”事變,發言人對此怎麼看?另外還有一個問題,最近有媒體報道稱,中國海軍的核潛艇進行了繞臺,有一些分析認為,這是繼解放軍軍機繞臺之後,海軍利用核潛艇進行水下繞臺繞島的新的舉措,意義重大,發言人能否證實並予以評論?謝謝。[10:40] 

  [馬曉光]:首先,有關潛艇繞臺的事情我不掌握,我也不知道你從哪個媒體得到的消息。各種媒體的消息林林總總,虛實不一,希望各位記者今後提問的時候還是要先求證,我們只回答真實的事情,不回答假設性的和虛假的資訊。如果你有興趣,可以向國防部去請教。[10:41] 

  [馬曉光]:話説回來,我們已經多次明確表示過,“臺獨”分裂是臺海和平穩定的最大威脅,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才是臺海和平穩定的根本保障。臺灣當局一方面拒不接受“九二共識”,破壞兩岸關係政治基礎,另一方面卻肆意發展軍備,只會加劇臺海的緊張局勢。搞軍事對抗是沒有出路的,只有回到“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上來,才能真正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臺海的和平穩定。[10:41] 

  [臺灣旺報記者]:兩個問題。第一,關於日前在昆山實施的限污令影響了部分臺商,未來大陸對於美麗中國,對於環境日趨重視,大陸方面會不會在新的一年跟臺商展開新的協調或溝通?第二,日前臺媒也有報道,關於今年的滬臺雙城論壇,由於今年年底臺灣會有選舉,還有大陸兩會,可能時間點會落在今年年中,但是層級可能會調整到副市長層級,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看法?謝謝。[10:43] 

  [馬曉光]:首先第一個問題,我想已經是個舊消息了。因為大家知道,大陸今年的經濟工作一項主要任務就是治理大氣污染,臺灣也面臨著嚴重的本土化空氣污染的困擾,我想大陸方面的治污之舉,廣大企業包括臺資企業是能夠理解的。[10:45] 

  [馬曉光]:第二,某些省市在可能造成污染的集中時段、集中的一些季節裏採取一些限污措施,我想這根本上最終還是有利於企業轉型升級,跟上大陸經濟結構調整的步伐,從而獲得更大的發展。[10:45] 

  [馬曉光]:問到雙城論壇,大家也知道,上海-臺北城市論壇是兩岸城市間交流活動,具體事項由上海市和臺北市雙方去商議。[10:46] 

  [臺灣中國時報記者]:請教發言人,大陸之前有表明説要出臺研究便利臺胞在大陸生活的一些政策措施,其中包括研究臺胞證要改18位,請問這項措施的調查進度,有可能在2018年落實嗎?[10:48] 

  [馬曉光]:大家也都知道,逐步為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的臺灣同胞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是我們的政策措施,寫進了十九大報告。在去年採取的二十多項政策措施基礎上,我們今年還會會同有關部門持續推出新的政策措施。至於你提到的臺灣同胞持臺胞證在大陸享受一些公共服務遇到的不方便的問題,據我了解,有關部門正在抓緊匯總研究,有確切的消息,我們會及時公佈。[10:48] 

  [環球網記者]:1月13日是臺灣地區已故領導人蔣經國先生逝世30週年,我們注意到國民黨方面高調舉行多場紀念活動,在其內部也有“尋找下一個蔣經國”的聲音,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看法?[10:49] 

  [馬曉光]:蔣經國先生堅持一個中國,反對“臺獨”,追求國家統一,併為兩岸關係緩和做了一定的努力。我們願與國民黨在“九二共識”和反對“臺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保持溝通,加強交流和對話,來共同維護兩岸同胞的權益,來共同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臺海的和平穩定。[10:49] 

  [人民政協報兩岸經合週刊記者]:日前有民進黨民意代表提出修改臺灣所謂的“刑法”,把大陸明確為“敵人”,臺灣就有輿論認為,這是企圖偷換概念,將臺灣現有的法律中明確的兩岸同屬一個國家的規定模糊化,是民進黨進行法理“臺獨”的一部分,對於這種評論,請問發言人怎麼看?[10:51] 

  [馬曉光]:我們密切關注著事態的發展。我們反對形形色色的以“臺獨”為目的的各種活動。[10:51] 

  [團結報團結網記者]:日前在東莞設廠的知名臺商臺升傢具宣佈21日起停産,有臺灣媒體報道説“臺商恐成歷史名詞”,請問發言人對此作何評論?[10:51] 

  [馬曉光]:假如是因為一家企業停産,臺商就成了歷史名詞,有點聳人聽聞。實際上現在在大陸還生活著幾萬家臺商和臺資企業。如果你看了不久前在江蘇南京舉行的臺商臺企成果展,你就會驚嘆于臺商在大陸的發展成就。至於你提到的具體事情,這樣一些消息傳言,與實際情況不符合。據我了解,東莞臺升傢具有限公司並非是永久停産,而是企業積極應對市場變化,進行暫時性的整改停産,等待新的內銷生産線升級調整後,將對相關員工進行回聘,恢復生産。[10:53] 

  [臺聲雜誌社記者]:據媒體報道,1月11日山西省地方公安局破獲一起以臺灣不法分子為首的電信詐騙案,其中有8名臺籍犯罪嫌疑人,請問此事件有何進展?[10:53] 

  [馬曉光]:你也知道,打擊電信詐騙是我們當前打擊犯罪的一項重點,也是大陸公安部門對兩岸同胞的莊嚴承諾。最近經過公安部門的努力,有不斷地抓獲和破獲詐騙犯的消息。你説的個案,我相信有關部門會依法妥善處理。具體的事情,你可以向公安部門去了解。[10:53] 

  [馬曉光]:如果沒有其他問題,今天的發佈會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的光臨。[10:54]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