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大陸首部促進兩岸標準共通地方性法規落地福建

2025-11-28 14:18:00
來源:東南網
字號
  東南網11月28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鄭昭 王鳳山 朱子微)11月27日,大陸首部為促進兩岸標準共通制定的地方性法規——《福建省促進兩岸標準共通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經福建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將于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條例》為‘小三通’邁向‘新四通’打下堅實基礎,是兩岸標準共通從實踐探索到法治保障的關鍵跨越。”省人大常委會委員、福州大學法學院院長李智說。
  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提出了“兩岸要應通盡通,提升經貿合作暢通、基礎設施聯通、能源資源互通、行業標準共通”的“新四通”主張。有關學者認為,從兩岸“小三通”的物理連接到“新四通”機制融合的升級,標準共通是其中關鍵突破。
  此前,兩岸在行業標準、名詞術語、職業認證等方面不盡相同,給臺胞臺企進入大陸市場帶來一定障礙。“比如,大陸稱馬鈴薯為土豆,臺灣稱花生為土豆,在申報材料時往往會影響溝通與效率。”全國臺企聯常務副會長吳家瑩認為,兩岸標準共通能化歧義為共識,消除隱性壁壘,是件“大好事”。
  標準互認一小步,市場互認一大步。“過去因工藝術語、品質分級表述差異,美人茶進入大陸市場常需重復檢測。”作為將于明年1月實施的《海峽兩岸共通美人茶加工技術規程》的主要起草人之一,臺青彭安源深感振奮,“未來通過標準共通,兩岸的優質美人茶能順暢地進入對方市場,實現互利共贏。”
  2021年,福建首創兩岸標準共通工作機制,開創了兩岸同胞共同研制國家標準先河,截至目前已發布共通標準300余項,覆蓋電子信息技術、服務業、新能源等領域。《條例》的出臺,將福建近年來形成的成熟經驗與創新做法,及時固化並上升為法規,推動兩岸標準共通工作係統化、規范化、制度化。《條例》還鼓勵兩岸攜手開展標準化合作,確立了“臺灣地區先進標準在本省採用、本省先進標準在臺灣地區採用、空白領域標準共通研制採用”的機制,明確臺胞臺企參與標準制定享有同等待遇。
  福建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積極開展兩岸標準共通試點,持續完善兩岸標準共通服務平臺,推動實施效果良好的共通標準轉化為國家標準或國際標準。
  “兩岸標準共通是兩岸破除隔閡、增進認同的又一進程。《條例》的出臺有利于讓廣大臺胞臺企共享大陸發展機遇。”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李鵬表示。

  從“小三通”到“新四通”,標準共通將推動兩岸交流合作邁出堅實的一步。 

[責任編輯:黃曉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