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里的初心——臺胞林力回憶母親林岡的抗戰故事
2025-11-26 15:11:00
來源:人民政協報
字號
臺胞林力一直珍藏著一張照片。照片里,母親林岡站在蘇聯塔斯社重慶分社的石階上,雙手插兜,眼神如炬,一身利落的褲裝顯得身姿挺拔,透著戰地記者的颯爽與果敢,全然沒有閨閣女子的嬌柔。“這張照片拍攝于抗日戰爭期間,那時重慶是抗戰的大後方,不僅到處是國民黨的特務,還經常遭受日機轟炸,母親作為戰地記者,一直堅持鬥爭。在戰火紛飛的歲月里,她留下的物品不多,這張照片是我最珍貴的念想。”
林岡1918年出生,原名林雙盼,來自臺灣霧峰林家。1937年,18歲的林岡只身從臺灣到上海求學。淞滬抗戰爆發後,她和同學自發赴山東濟南的國民革命軍第九傷兵醫院當護士,照料從前線退下的傷員,卻因傳播進步思想招致國民黨懷疑,無奈之下只得輾轉到了南京。“那時南京正逢大撤退,找不到親人的母親在南京大屠殺前夜隨人群出了城,得以幸免于難,這讓她更堅定了抗日的決心,在母親看來,‘不抗日,那些犧牲的同胞就白死了。’”林力說。
1938年,林岡徒步到達重慶,並與中共黨組織取得聯係,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母親曾說過,‘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後來組織把她調到蘇聯塔斯社重慶分社當記者,面對國民黨特務的人身威脅,她從不畏懼。從封建大家庭的大小姐到堅定的共產黨員,母親的蛻變,是林家幾代人精神的延續。”
除了這張照片,林岡留給後人的遺物還有兩件:一枚是1947年她做戰地記者時佩戴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胸牌,布質的表面已經泛黃,背面的字跡變得淺淡;另一枚是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紀念章,鎏金的紋飾承載著沉甸甸的榮耀。
“這些物件,母親珍藏了一輩子,她離世後,我便接過了這份傳承。”林力表示,“雖然我沒經歷那個烽火年代,但這是我們共同的事業。一代代霧峰林家人在不同的時代為抵禦外侮、保臺衛國事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臺灣回歸,祖國統一,是母親畢生的心願,更是林家幾代人共同的期盼。”
[責任編輯:黃曉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