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位學者共議臺灣光復80周年與兩岸關係發展
2025-10-20 08:52: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南京10月19日電 (記者 張楊彬 朱曉穎)由南京大學臺灣研究所、南京大學歷史學院主辦的2025年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19日在南京舉行。“臺灣光復80周年”“兩岸關係走向”等議題成為百余位來自兩岸及港澳學者關注的熱點。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仇開明表示,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也是臺灣光復80周年。這兩大歷史事件展現了兩岸同胞面對外部威脅時不畏強暴、共禦外侮、追求統一、振興中華的堅決意志和偉大力量。
仇開明強調,臺灣光復歷史證明臺灣是中國領土一部分。他指出,賴清德當局頑固堅持“臺獨”分裂立場,粉飾美化日本殖民統治,否定抗戰勝利成果,否認臺灣光復的史實,甚至將紀念抗戰勝利污蔑為“統戰伎倆與認知作戰”,是對兩岸同胞巨大民族犧牲的嚴重褻瀆。
江蘇省政協副主席、江蘇省海峽兩岸關係研究會會長姚曉東指出,賴清德當局刻意回避抗戰勝利與臺灣光復的鐵證,將日本軍國主義的戰敗投降,淡化美化為“終戰”,操弄“臺獨史觀”。歷史真相不容歪曲。要堅持正確抗戰史觀、二戰史觀,用無可辯駁的事實戳穿“臺獨”分子竭力編造和散布的謊言。
江蘇省臺辦副主任封志成指出,江蘇將持續推動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鼓勵兩岸學者及青年加強互動,共同探索融合發展新路徑。
在主旨演講環節和分論壇上,學者們就臺灣同胞反抗日本殖民統治、心向祖國的歷史史實進行深入討論。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李細珠表示,乙未割臺常被別有用心者渲染為臺灣悲情的源起,甚至將之後由清朝在臺官員和臺灣地方士紳共同組建的“臺灣民主國”看作“臺獨”的肇始。
“這是對歷史的故意歪曲和極大誤解。”李細珠說,“臺灣民主國”仍奉清朝正朔,是力阻日本割臺的權宜策略,更是兩岸同胞共同抗日的象徵。清軍和臺灣義軍聯合抵抗了近五個月,沉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者。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歷史研究所所長陳忠純指出,反割臺鬥爭是兩岸民眾民族抗爭意識的集中反映,也讓人看到蘊藏在民眾中強大的愛國力量。辛亥革命後,大陸報刊和讀物中有不少內容涉及臺灣,以警醒民眾的危亡意識。“幾十年間,‘光復臺灣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完全獨立’的認識已深入民眾的國家民族意識中。”
研討會由江蘇省臺灣研究中心、江蘇省海峽兩岸關係研究會協辦。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