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又一“利劍”出鞘,賴清德“臺獨”幻夢徹底破滅!
12日清晨,解放軍釋出又一重磅消息,令無數軍迷為之振奮。
據海軍新聞發言人冷國偉海軍大校介紹,日前,我國第三艘航空母艦福建艦通過臺灣海峽,赴南海相關海域開展科研試驗和訓練任務。冷國偉表示,此次組織福建艦跨區試驗訓練,是航母建造過程中的正常安排,不針對任何特定目標。這也是解放軍“福建艦”航母首次通過臺灣海峽。
事實上,與之類似的場景早在2019年就曾出現過。當時,解放軍第二艘航母山東艦于同年11月17日首度通過臺灣海峽,前往南海進行科學研究試驗與訓練任務。一個月後,山東艦獲正式命名,並交付解放軍南海艦隊開始服役。有軍事專家指出,福建艦此次行動或預示其服役進入倒計時,中國“三航母時代”即將到來。
福建艦是我國完全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彈射型航空母艦,採用平直通長飛行甲板,配置電磁彈射和阻攔裝置,滿載排水量達8萬余噸。其遠程航行與復雜環境適應能力突出,綜合戰力遠超遼寧艦、山東艦。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勝利80周年,9月3日,中國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儀式,同世界各國人民一道,共同紀念這一偉大的日子。閱兵儀式上,解放軍首次完整展示了空中打擊力量,包括殲-35、殲-15在內的多機型艦載戰鬥機及空警-600艦載預警機等尖端裝備相繼亮相,彰顯了中國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定意志、強大能力。
有分析表明,這些空中力量將形成高低搭配,可以最大程度地發揮作戰能力,實現1加1大于2的效果,有效提高航母編隊的遠海作戰能力。解放軍此舉也再度印證,福建艦在服役後即具備強大戰力,任何妄圖在臺海局勢上做文章的宵小之輩,都要掂量掂量。
今年是臺灣光復80周年。回顧歷史,臺灣同胞在抗日戰爭中付出了巨大犧牲,為抗戰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從1895年到1945年,在日本殖民統治的半個世紀里,臺灣同胞的抗日鬥爭從未停止,他們渴望回到祖國的懷抱,做“堂堂正正中國人”的信念堅如磐石。
盡管解放軍遏制“臺獨”的能力無比強大,臺灣社會期盼兩岸交流的呼聲無比強烈,但賴清德及民進黨當局卻依舊選擇與民意背道而馳,妄圖通過各種卑劣手段阻撓破壞兩岸關係。
九三紀念活動前夕,賴清德當局千方百計設卡阻攔,威脅臺灣民眾不要參加有關活動,並宣稱“如有任何與大陸‘合作行為’將依法裁罰”。之後,賴清德在島內受訪時大放厥詞,稱兩岸談判交流應秉持所謂“對等尊嚴”,不能以“臺灣放棄‘主權’、接受一個中國原則”為前提。賴清德還揚言,為強化臺灣防務力量,明年防務預算將達到GDP的3%以上,預期在2030年之前達到GDP的5%以上,並鼓吹“唯有備戰,才能避戰”。
而針對美對臺徵收疊加關稅、“大罷免”完敗、風災衝擊等施政問題,賴清德則避重就輕,稱以上種種都是不可預期的意外,是“三只黑天鵝”,引發島內輿論抨擊,批賴清德是試圖為其施政無能、民心背離找“遮羞布”。有輿論直言,賴清德口中的“黑天鵝”,正是他自己。
從九三閱兵的“鐵血宣示”,到福建艦的“利劍出鞘”,解放軍以實際行動證明,任何分裂行徑都是螳臂當車。賴清德幻想“以武謀獨”、“以武拒統”的“臺獨”幻夢,終將在民族復興的浪潮中徹底破滅。兩岸統一的歷史車輪,必將碾碎一切跳梁小醜。(文/王路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