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箏行如歌·翰墨怡情”,兩岸藝術家共繪文化同心圓

2025-08-26 08:42:00
來源:雲南網
字號

  雲南網訊(記者 陳卓)8月2日,昆明成為兩岸藝術交流的璀璨舞臺——“箏行如歌·翰墨怡情”雲臺文化交流活動在昆明舉行。這場橫跨書畫與音樂兩大藝術領域的盛會,以水墨為媒、箏弦為橋,生動詮釋了書畫兩岸美,雲臺一家親的深厚情誼。

  當日上午,來自中華書畫文創研究協會的118位臺灣藝術家,與來自雲南省音樂家協會古箏學會的專家及傳統文化愛好者在雲南省對臺交流基地昆明“九九藝術空間”進行了書畫筆會交流活動。中華書畫文創研究協會會長廖梓汐介紹道,此次來昆的臺灣同胞為當地書畫界專家學者及旅客,多在臺灣從事藝術創作及專業教研工作。

  昆明臺協會榮譽會長李志銘在活動中特別展出了珍藏的《滇池煙波圖》《玉山雲海卷》等數十幅雲臺主題歷史畫作。導覽結束後,大廳內已備好筆墨,會長李志銘熱情邀請兩岸的藝術家現場揮墨作畫。切磋筆法中傳遞著共同的文化基因——臺灣藝術家以細膩工筆描繪雲南夏日荷花,雲南名家則以奔放寫意呈現阿里山神木,不同風格的藝術作品在宣紙上綻放。

  “雲南的文化非常豐富多樣,我在臺灣學習藝術創作的過程中一直都很向往這里。”來自臺灣的文化愛好者張雅娟對記者說道。

  午後,昆明市工人文化宮傳出陣陣悠揚的箏韻。來自臺灣的中華書畫文創研究協會、雲兮水月箏樂團、佛光山極樂寺二胡社與雲南省音樂家協會古箏學會的代表成員相繼登臺。

  古箏交流活動以臺中大唐箏樂團與臺灣雲兮水月箏樂團共同演奏的《戰臺風》拉開序幕,雲南省音協古箏學會演繹的古箏四重奏《傣鄉情》倣佛將觀眾拉進了傣鄉的柔美風情。臺灣藝術家梅西山人的創新演繹——用雲南特色樂器葫蘆絲,將臺灣民謠《一把情種》化作纏綿悱惻的旋律,當用雲南樂器奏響臺灣民謠時,我們看見文化認同超越地域隔阻。兩岸音樂家指尖流淌出中華民族的多元文化之美,曲調里是割不斷的血脈親情。

  彈指揮墨間,這場跨越海峽的藝術對話在書畫交融的墨香里,在弦歌相和的韻律中相互交融,兩岸同胞共同書寫中華文化傳承創新的時代篇章。

[責任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