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跨越山海的科技與文化交響——第六屆“920就愛你”海峽兩岸電商科技文化節啟幕在即

2025-08-20 13:38: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8月20日,第六屆“920就愛你”海峽兩岸電商科技文化節以全新升級之姿啟幕。
  中國臺灣網8月20日訊(記者 孫路路)當數字浪潮與人文底蘊相遇,一場聯結海峽兩岸的盛會正蓄勢待發。8月20日,由中國互聯網協會海峽兩岸互聯網交流委員會主辦的第六屆“920就愛你”海峽兩岸電商科技文化節(以下簡稱第六屆“920就愛你”活動),以全新升級之姿盛大啟幕。這場兩岸盛事將持續四月有余,以“科技+文化+電商”的深度融合為核心,搭建起兩岸經貿合作、文化交流的優質平臺。這不僅是一場跨越海峽的溫情邀約,更是一次科技賦能與文化共鳴的深度碰撞,為兩岸融合發展注入新的澎湃動能。
  作為承載兩岸情緣的標志性IP,“920就愛你”係列活動歷經五屆沉淀,已從單一購物盛典蝶變為集“場景式消費、產業化協作、文化型傳播”于一體的綜合平臺。本屆活動以“價值共享,文化共創”為核心定位,在延續往屆優勢的基礎上實現文化浸潤、科技驅動、市場聚力三大升級,將人工智能的精準匹配與中華文化的浸潤傳播深度融合,以多元亮點描繪兩岸交融新畫卷。
  科技乘雲帆:以智能為翼,貫通山海阻隔
  三大升級中,科技驅動如同紐帶的“智能內核”,為兩岸交流裝上“智慧引擎”,讓跨越山海的聯結更高效、更深入。第六屆“920就愛你”活動依托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技術,構建起精準對接的“數字橋梁”。通過AI智能匹配係統,分析兩岸消費者的喜好、高效匹配兩岸市場需求,讓兩岸好物跨越山海、直抵尋常百姓家,實現“好物互達”的高效流通。
  數字化技術重塑活動形態,每月20日的主題直播將成為本屆活動兩岸互動的核心場景。臺灣青年創業者、臺商代表將走進直播間,不僅攜優質產品亮相雲端,還將與兩岸同胞“零距離”交流。通過直播實時評論、彈幕互動功能,北京主會場與浙江、廣東、上海、福建等分會場的觀眾得以“隔空同框”、實時互動,共享“天涯若比鄰”的精彩瞬間。兩岸同胞也將線上線下共振交流、高頻互動,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展現非遺傳承與創意碰撞,沉浸式體驗兩岸共同的文化,借助VR虛擬展示、AI智能匹配等技術立體呈現兩岸融合發展魅力。
  在傳播層面,全媒體矩陣的科技支撐實現傳播破圈,通過算法推薦將活動內容精準觸達潛在受眾,實現億級流量曝光。如第五屆“兩岸好酒”專場通過直播切片與短視頻二次傳播,讓活動影響力從電商平臺延伸至社交領域,成為兩岸網友熱議焦點。科技的力量,讓兩岸聲音傳得更遠、更響。
  文化牽兩岸:以文脈為橋,鑄牢情感紐帶
  文化是兩岸血脈相連的精神根基,也是貫穿活動始終的靈魂所在。第六屆“920就愛你”活動將以文化為紐帶,深入挖掘兩岸共同的文化基因,讓商品流通成為情感傳遞的載體,讓交流互動成為文化共鳴的契機。9月20日主活動啟幕後,每月20日的“雲端之約”將打造係列主題直播,不僅推介兩岸好物,更將依托數字化、智能化的節日活動,聚焦兩岸同根同源的民俗傳統、文化故事和歷史記憶,打造新型傳播態勢,讓這些深植于兩岸同胞心中的文化符號,在數字化傳播中煥發新活力。
  從臺灣高山茶與福建瓷器的“跨界對話”,到大陸文創設計與臺灣地區民俗風情的“創意融合”,商品的流轉早已超越交易本身,成為中華文化“枝葉相連”的生動注腳,推動兩岸產業鏈與傳播鏈深度嵌合。歷屆活動中,李立群在“兩岸好茶”專場中分享家族與茶的淵源,霍勇以歌聲傳遞兩岸同源的情感……從一盞茶到一首歌,文化認同在煙火氣中自然升溫,凝聚成跨越海峽的情感暖流。
  電商築平臺:以市場為基,拓寬融合路徑
  電商平臺作為活動核心載體,已成為兩岸經貿合作的“黃金窗口”與人才交流的“成長沃土”。從2019年杭州奠基時的“兩岸電商協作高峰論壇”,到2020年天津專場迎來2.74億次新媒體閱讀量的聲量爆發,再到移師北京後多次公益專場、產業論壇的持續深耕,“920就愛你”係列活動不斷刷新紀錄——單場直播超2336.5萬元的銷售佳績,正是兩岸市場潛力的生動見證。
  祖國大陸市場的廣闊舞臺為臺灣青年與企業提供了“深耕土壤”,越來越多臺灣創業者在此扎根成長,讓夢想在資源與機遇中生根發芽。第六屆“920就愛你”活動中,抖音、快手、淘寶等頭部平臺及兩岸行業協會、知名企業、學者達人將組成“強大聯盟”,讓兩岸情緣在更廣袤的舞臺上流轉。
  從經貿合作的“黃金窗口”到文化共鳴的“情感港灣”,“920就愛你”已不僅是一個活動品牌,更成為兩岸交流的時代見證。主分會場的協同共振、全媒體矩陣的億級曝光、產學研各界的深度碰撞,這場融合科技力、文化力與商業力的盛典,正等待兩岸同胞共赴約定。跨越山海、攜手同行,讓我們再次相聚雲端與線下,以科技之風載文化之韻,讓商業之力托感情之真,共赴繁花似錦的未來,共繪兩岸融合的新篇。
[責任編輯:李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