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禁“小紅書”就能斷兩岸交流?民進黨當局邏輯混亂

2025-07-18 15:2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由於獲取資訊的實用便捷,大陸多款應用程式(APP)已經被臺灣民眾熟知,並在日常生活休閒、觀看視頻、線上購物中廣泛使用,這又觸及到“逢中必反”的民進黨當局之逆鱗。

  大陸熱門APP受到臺灣民眾歡迎

  隨著兩岸資訊交流的熱絡,多款大陸APP已經成為臺灣網民特別是年輕人的日常所需。據島內有關調查數據顯示,超過五成的臺灣青少年最常使用的資訊平臺是抖音(包括海外版Tik Tok),臺灣年輕世代常用的社交App前十名中,抖音、小紅書、微博均榜上有名。

  以近年來在臺灣越來越受歡迎的小紅書為例,其內容主打用戶經驗分享,結合筆記、短視頻、直播、購物等,在臺灣地區活躍用戶將近300萬,在島內初高中學生中的使用比例高達29%,2024年在臺灣地區下載量高達127萬次。多數臺灣用戶認為,小紅書平臺聚焦生活與文化,無涉政治。

  據臺灣“梅花新聞網”報道,有臺灣年輕人表示他們在小紅書上不聊政治,認為該平臺有豐富實用的生活資訊,也幫助他們了解大陸的文化和結交朋友。一名22歲的臺灣大學生稱,小紅書是她常用的社交軟體前3名,一天會花2小時瀏覽。她認為小紅書資訊豐富,也更跟能上流行,能幫助自己的職業發展。

  而隨著大陸應用軟體的普及,很多被大陸網友廣泛使用的網路用詞,如“顏值擔當”“打call”“佛係”“老司機”等,漸漸也成為島內網友的流行語。一些大陸網路熱梗也在臺灣網友中廣為流行,如最近在島內爆火的網路歌曲《大展鴻圖》等。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副研究員任冬梅認為,大陸APP能夠在島內年輕人中風行,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兩岸根脈相連、同文同種,文化上擁有天然的親近感,興趣愛好相通。

  民進黨當局惡意“拉黑”大陸APP

  大陸熱門APP在島內如此高的覆蓋率,特別是在青少年中的影響力,怎能不被“反中”“仇中”“抗中”的民進黨當局所忌憚。

  此前,民進黨當局就已禁止公務部門使用大陸資通訊産品,包括各種軟硬體,現在更將小紅書、微博、抖音、微信、百度雲盤等5款APP列入“黑名單”,稱“普遍存在資安風險”。臺內部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劉世芳稱,已要求部門公務人員從手機裏刪掉這些APP,其下屬黃國裕更表示,即使將APP卸載還可能有風險,最好回原廠或代理商恢復原廠設定。

  臺陸委會主委邱垂正也曾稱,使用大陸社交軟體要提高警覺,會要求各級學校提醒使用時可能出現的問題。他並表示,一直對小紅書是“統戰”工具有高度懷疑,強調有必要“從法制面規管”。

  輿論普遍質疑民進黨當局“認知作戰”

  對民進黨當局的禁限措施,臺灣教師區桂芝反問道,證據在哪,小紅書的內容以及抖音的內容,有任何涉及安全嗎?她認為,現在對“統戰”的定義是無限上綱。

  也有分析指出,民進黨當局之所以要給大陸APP扣上“統戰”“資安風險”的帽子,正是擔心自己的“認知作戰”失效,臺灣民眾可以通過大陸的海量資訊,識破“大陸高鐵沒有靠背”“大陸民眾吃不起榨菜茶葉蛋”等荒唐言論,了解到大陸的真實發展情況,“恐中”“厭中”等賴以生存的土壤不再,“抗中”也就失去合理性。

  臺灣網友也紛紛質疑,民進黨“反中反到失心瘋”“只要是大陸的都危險,日本美國的都安全”“又在製造恐怖想要助攻大罷免嗎?”。

  有人批評,“詐騙猖獗擺在眼前,你不去管不去查,莫須有的事,你就天天造謠,這種人早該下臺”,“大陸APP在市面上多少年了,請問誰真的受害過?天天胡扯”,“常年用大陸的軟體,也沒怎樣啊”。

  還有人諷刺,“結果我接到的都是臺灣詐騙電話,沒半通是大陸的”,“詐騙集團又來發文了”。

  正如著名作詞人方文山所説,中華文化已經變成兩岸青年間的文化最大公約數,兩岸間民眾走近走親、交流交往的大勢,是民進黨當局隔絕不了、阻隔不斷的。就像國臺辦發言人所指出的,民進黨當局以所謂“認知作戰”之説蒙蔽臺灣民眾,製造“資訊繭房”,當作煽動敵意、仇恨和對立的“遮羞布”,最終損害的是臺灣民眾特別是臺灣青年的發展空間和利益。(文/文方)

[責任編輯:齊曉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