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全國首部海峽兩岸氣象領域共通標準發佈

2025-07-04 13:25:00
來源:福建日報
字號

  福建日報7月4日訊(張哲昊 郭雅瑩)近日,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正式發佈福建省地方標準《海峽兩岸共通 閩臺地區平均風速剖面模型評估方法》(以下簡稱《方法》)。這是全國首部海峽兩岸氣象領域共通標準,將於2025年9月10日起正式實施。

  據悉,該《方法》由平潭綜合實驗區氣象局牽頭,聯合福州大學、廈門大學、同濟大學、臺灣相關機構共同編制。兩岸專家學者通過對比分析大陸、臺灣以及國際現行的8部風荷載規範,創新性地提出了一種平均風速剖面計算方法,有效彌補了原有計算方法未考慮地形、颱風等因素所存在的不足,對閩臺地區乃至我國其他沿海區域的工程結構設計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該《方法》的實施,意味著兩岸在跨海大橋、高層建築等工程的建設方面有了可供參考的標準,使得相關技術依據更統一、更可靠,從而提高協同工作的效率。”平潭綜合實驗區氣象局業務科技科副科長何捷表示,這將確保相關工程在設計、施工和運作階段都能有效應對極端天氣,進一步推動兩岸風敏感基礎設施建設和兩岸風荷載行業標準的共融共通。

  記者了解到,目前相關標準已在臺灣地區試點推廣,並初見成效。例如,在臺灣新北市,一家工程公司在進行大樓耐震補強建設時,精準運用了該標準來計算建築結構所承受的風載荷,確保補強設計能夠更科學地抵禦風力影響。

  福建與臺灣隔海相望,同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要素相似,天氣系統互為上下游,共同面臨颱風、暴雨、強對流等災害性天氣的考驗。近年來,閩臺兩地不斷深化防災減災、民生福祉、氣候變化研究等領域的合作交流,推動兩岸氣象資源與成果共用,顯著提升了兩岸氣象災害防禦能力。

  2022年,福建省在平潭啟動兩岸氣象(風工程)標準共通試點項目,著重分析兩岸氣象災害標準及服務用語方面的異同點,探索標準共通實現路徑,為《方法》的推出奠定了基礎。下一步,平潭氣象部門將持續深化兩岸旅遊氣象服務,推動福建省地方標準《海峽兩岸共通 夜光藻“藍眼淚”觀賞等級》編制工作取得新成效,進一步深化兩岸氣象領域融合發展。

[責任編輯:黃曉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