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有識之士憂心兩岸關係 呼籲推動交流合作
新華社臺北4月29日電(記者劉斐、楊曉靜)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協會29日在臺北舉辦座談會,與會人士對民進黨當局“抗中脫中”導致臺灣面臨困境險境表達憂慮,呼籲當局改善兩岸關係,認為兩岸情勢越緊張就越要推動兩岸交流合作。
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回顧民進黨2016年執政前的兩岸關係發展歷程,認為兩岸關係完全具有和平穩健發展的可能性。他表示,賴清德當局上臺近一年來,沒有提出任何改善兩岸關係的明確可行政策,反而發表“新兩國論”與將大陸界定為“境外敵對勢力”等説法,導致兩岸關係惡化並跌入谷底,嚴重危害兩岸和平,顯示民進黨當局“毫無處理兩岸關係能力,不會興利,只會積弊,使無辜的臺灣民眾受害”。馬英九呼籲賴清德當局不要再追求“臺獨”幻想,應腳踏實地改善兩岸關係。
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協會會長夏立言表示,臺灣很多經貿界人士都呼籲要重視大陸市場,但民進黨當局把兩岸行之有年的正常交流交往視作威脅並加以污名化,甚至無視兩岸經貿聯繫,提出“脫中向北”這樣偏離現實的主張,必然對臺灣經濟發展産生不利影響。他指出,兩岸關係攸關臺灣各方面發展。兩岸關係不好,臺灣很難找到未來出路。經貿合作是兩岸關係的壓艙石,中華文化是兩岸人民情感的黏著劑。兩岸情勢越緊張,越要推動經貿文化交流。
臺灣青年發展基金會董事長連勝文説,過往經驗表明,兩岸可以用和平、理性、對話的方式溝通,共同面對、合作解決當前在全球經貿領域遭遇的挑戰和困難。民進黨當局製造的各種人為障礙,絕對無法切斷兩岸早已建立的密切合作關係。
中國國民黨前副秘書長張榮恭表示,國際社會通行的是一個中國原則,過去兩岸協商以及“九二共識”也是基於一個中國原則,然而民進黨當局卻不基於這個原則提出兩岸政策,這是臺灣面臨的最大問題。
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協會最高顧問蘇起以“五十年未見之險局”概括臺灣當前面臨的情勢。他認為,與大陸相比,臺灣綜合實力不濟、經濟發展遜色,而內部政治爭鬥不斷、經濟決策失序、領導人素養不足等問題,讓人完全無法看到臺灣出路在何方。
兩岸企業家峰會臺灣方面秘書長尹啟銘回顧臺灣過去快速發展歷程時表示,大量傳統産業領域的臺商到大陸投資後,為島內産業升級提供了條件,帶動了臺灣投資發展和出口增長。當前臺灣面臨美國所謂“對等關稅”壓迫,將導致臺企外移、出口下挫等問題。臺灣對大陸出口下滑,將失去帶動臺灣經濟增長的重要動能,而在缺乏新興主力産業支撐的情況下,臺灣經濟面臨重大困境。
“應持續推動兩岸經貿交流,更要重視大陸市場。”臺灣工商團體“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説,大陸臺商應共同開拓大陸內銷通路,善用大陸人才紅利及科研環境,推動兩岸産業融合發展,共同開拓新興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