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農業發展 敘融合情誼——第二屆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大會暨漳平市第十四屆櫻花文化旅遊節見聞
兩岸一家親,閩臺親上親。19日至21日,第二屆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大會暨漳平市第十四屆櫻花文化旅遊節在龍岩市舉行。約500名來自海峽兩岸的嘉賓歡聚一堂,共謀發展大計,共敘融合情誼。
“互通互鑒”是本次大會的關鍵詞之一,兩岸嘉賓毫無保留地分享在農業發展方面的做法和經驗,在交流中攜手共進。
無論是在大會開幕式上,還是在首屆兩岸(龍岩)農業科技合作交流會現場,兩岸專家學者、青年代表圍繞現代農業發展、鄉村振興、智慧農業技術等議題展開深入交流,展望兩岸農業的合作前景,深入探討共同面臨的問題,為兩岸農業發展建言獻策。
“‘科技特派員’在大陸農業發展和鄉村振興中起到重要作用,造福廣大農民朋友。我覺得臺灣也可以借鑒這一模式。”臺灣海峽兩岸農業協會秘書長龔世明説。
“臺灣長期發展精緻農業,在這方面,他們已經做到了規模化生産和精細化管理,農産品精深加工水準領先,值得我們學習。”福建省農科院農業經濟與科技資訊研究所研究員周瓊表示。
在學習中取長補短,在交流中深化合作。除了兩岸嘉賓分享農業發展心得,本次活動還推動兩岸業者初步達成農業新技術、新品種合作意向5項。
“在促進兩岸農業發展的同時,提高農民收入、改善農民生活。”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民讚表示,兩岸農業各有所長,互補性強,雙方攜手合作一定能實現互利共贏。
本次活動舉行了農文旅領域兩岸合作項目簽約儀式,共簽約項目81個,總投資額104.9億元,項目涵蓋種植、加工、旅遊等多個領域。兩岸合作之花在更多領域綻放。
在漳平,當地借鑒臺灣觀光休閒農業理念,以“茶”“花”為媒,培育“旅遊、休閒、康養”等新業態,實現一二三産協同發展。在永福鎮的臺品櫻花茶園,漫山櫻花競相盛放,如雲似霞,將瀰漫著薄霧的茶山裝點得如同仙境一般。兩岸嘉賓漫步在花海中,探索這片“美麗經濟”背後的奧秘。
“很珍惜這次參觀考察的機會,特別想了解、學習如何將農業與旅遊業有機結合。”大地生機(福建)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生産經理卓繼緯説。
大陸為臺胞臺企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臺胞臺企在大陸大有可為。“大陸一系列惠臺利民政策措施為臺胞發展提供了良好機遇,滋潤著他們的創業夢想。”全國臺企聯常務副會長、農業委員會主委莊久毅表示,今年將在龍岩啟動實施臺灣青年“拎包創業”計劃,助力臺青追夢築夢圓夢。
臺灣青年“拎包創業”計劃説明會是本次活動的配套活動之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計劃旨在為臺灣青年提供一站式創業服務平臺,包括辦公場地、住宿公寓、政策諮詢、創業指導等全方位服務,實現“拎包”即可入駐創業,助力臺灣青年在龍岩紮根發展。
本次大會共舉辦了14項精彩紛呈的活動,遍佈漳平市、新羅區、上杭縣、長汀縣等地。大會既促進了兩岸農業産業發展,也增進了兩岸同胞的了解和友誼。
在兩岸青農共植“同根林”活動現場,兩岸青年三五人一組分工合作、默契配合,鏟土、種苗、澆水……參與者表示,他們種下的不僅僅是樹苗,更是對兩岸未來合作的期許,這片樹苗是兩岸同根同源、血濃于水情誼的見證。
春來永福 兩岸青農大聯歡等活動,更是為兩岸青年提供了一個交流互動的溫馨平臺。100名兩岸青年暢談理想、分享生活,歡聲笑語回蕩在每一個角落,讓彼此的心越靠越近。
臺灣青年李新儒告訴記者,她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兩岸青年聯歡活動,現場氣氛熱烈溫暖。大家雖然來自不同的地方,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共通的。這種交流互動讓她堅信兩岸青年攜手合作,一定能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此外,兩岸小吃美食嘉年華、客家祖地參訪交流等活動進一步推動兩岸人民情相近、心相交。
與會嘉賓表示,期待兩岸能持續擴大農業、科技、文旅等領域交流合作,探索現代農業合作新機制,更好推動農業高品質發展,增進兩岸農民福祉。同時,希望未來能夠有更多面對面交流的機會,通過文化聯結增強兩岸同胞的情感聯繫,讓兩岸同胞越走越近、越走越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