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商紮根福州、投資福州的決心信心始終未變

2025-02-20 09:44:00
來源:福州日報
字號

  臺商紮根福州、投資福州的決心信心始終未變——

  兩岸融合的“雙向奔赴”

  近日,臺灣商協會代表及知名人士、全國臺企聯及各地臺商代表組團來到福州,參加座談會、聯誼會,參訪工廠……從他們緊鑼密鼓的行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在這場“雙向奔赴”的兩岸融合發展浪潮中,臺商紮根福州、投資福州的決心信心始終未變。

  決心

  臺商接力來榕發展

  燈光明亮,氣氛融洽。臺商臺胞座談會上,耄耋之年的臺商陳建男回憶往昔,依然動容。

  1990年,陳建男幾次到大陸考察投資環境,原本已確定在上海投資。當年8月,一位老朋友告訴他,無論如何都要到福州看看,那裏的投資環境很好。

  “我一到福州就深刻感受到福州對臺胞招商引資的服務特別熱情,對選址與落戶條件的介紹也特別細緻。”陳建男説,他毅然改變原有想法,投資落戶福州,在福建省首個民辦投資區——福州鼓山福興投資區(現福興經濟開發區)投資開辦福華紡織印染有限公司,成為第一批在榕投資的臺商。

  作為親歷者,陳建男對福州當時高效的營商環境依然印象深刻。工廠僅用短短一年就投産;現場辦公會上,可以直接向市領導反映需要協調解決的問題;“一棟樓辦公”把所有職能部門集中在一起,提升企業辦理業務效率……

  聽著陳建男的講述,在場的臺商蔣佩琪不由心生感慨。她的父親蔣啟弼也曾不顧一切投資福州,在家鄉連江修堤壩、建球場、設獎學金……在父親的召喚下,10多年前她也跨海而來,接過父親的企業,在福州續寫臺商堅守與傳承的新篇章。

  在蔣佩琪眼中,紮根福州,並不只是守好父親創辦的企業。福州正加快推進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她期待乘著政策東風,推進海峽兩岸(連江)生物醫藥産業園項目,精準引進一批臺灣優勢企業,對接一批高端産業人才,開創屬於自己的事業。

  選擇、傳承、創新……臺商一代接一代,聽從祖國的召喚來到福州,勇立時代潮頭,實現更好的發展。

  奮鬥

  新老臺胞投資創業

  “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愛拼才會贏!”熟悉的閩南語歌曲《愛拼才會贏》在全國臺企聯新春聯誼活動上響起。市臺協會代表與全國臺企聯代表登臺獻唱,不僅唱出兩岸文化相連心相通,也唱出臺商愛拼敢贏的奮鬥激情。

  在臺商臺胞紮根福州推進閩臺經貿融合發展的時代交響曲中,“奮鬥”一直是主旋律。

  奮鬥,是臺青的創業激情——

  市臺協會換屆交接儀式上,臺青李正能西裝革履,興致勃勃參加這場重要的“家庭聚會”。多年前,他放棄美國華爾街的高薪工作來到福州創業。在福州這片任他發揮的熱土,他的“鬼點子”不斷,從留學服務,到英語培訓,再到醫療美容,他都嘗試過。

  身懷“創業經”,如今他成為臺青創業基地“臺青第一雲家園”的負責人,幫助新一代臺青在榕創業。“過去一年,在福州政策的支援下,基地取得很好的成績,不僅樓層拓展了,臺青創業項目也增多了。”李正能説,今年基地計劃引進具有臺灣特色的“釣蝦館”。

  奮鬥,是“老臺胞”的投資熱情——

  上午10點出發,搭乘“小三通”客船,半小時就可以抵達黃岐港,來榕參加市臺協會換屆交接儀式的馬祖鄉親謝承和對這樣便利的出行方式早已習以為常,“很多鄉親都是上午來福州採購,下午就回去了”。

  福馬“同城生活圈”建設提速,不僅為馬祖鄉親帶去便利的交通,也帶去更多的投資機會。60歲的謝承和原本從事商貿生意,看中福馬産業合作園區政策優惠,以及福州海洋漁業良好的發展機遇,決定投資水産品項目。經過去年的溝通和對接,他的投資項目已經落地,並享受土地和稅收優惠。

  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過去30多年的歷史證明,福州市場足夠廣闊、政策足夠紮實,不僅可以讓臺青追夢築夢,也可以讓“老臺胞”抓住新機遇。

  機遇

  政策優惠空間廣闊

  一代接著一代,臺商們跨海而來的動力是什麼?是一水相連地相近、經濟相連商相融,是新政策不斷出臺、新機遇不斷涌現。

  臺商代表相聚一堂,大家敞開心扉,分享看到的新機遇。

  世界國際健康管理協會總會長陳秋隆認為,臺灣醫藥健康産業擁有豐富的人才資源與獨特的前沿醫療技術,特別在細胞再生醫學與傳統中醫藥製劑領域較為突出。但由於地小人稠,大多數生物醫療企業屬於精緻小規模經營,不易拓展大市場。

  “福馬産業合作園正是一個理想的平臺,在兩岸産、政、醫、學、商共同合作下,在政府政策的支援下,橋接兩岸的優勢資源,可以建立高度契合兩岸發展、具有影響力的生物醫藥産業集群。”陳秋隆説,此次他們特別邀請多名醫療及中醫藥領域的臺商代表同行,希望能深入了解福馬産業合作園的政策與資源,加快推動産業合作與發展。

  在臺新銀行法人金融事業總處執行長張俊明眼中,近年來福州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特別是在數位科技、綠色金融與永續發展領域已形成清晰的規劃,創造了合作機會。全球經濟與技術轉型的浪潮下,臺商朋友憑藉先進的管理與技術經驗,與大陸優秀企業共同推動區域經濟繁榮,更能為各方帶來長期共贏的成果。

  信心

  産業互補合作共贏

  新質生産力、人工智慧、DeepSeek……臺商代表口中的高頻詞,折射出廣泛而深遠的投資信心。

  “高科技産業、新興行業的發展,與臺灣優勢産業形成互補,將帶來更快速的發展,産生更大的國際影響力。”臺灣商業總會主席賴正鎰認為,疊加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釋放的政策紅利,將增強臺商來大陸投資的信心。

  位於粗蘆島的福州(連江)國家遠洋漁業基地正如火如荼建設。親臨現場,從事遠洋漁業的臺商雷宏毅感受到廣闊的合作前景,“臺灣造船業發達,有豐富的遠洋捕撈經驗,而大陸市場很大,希望榕臺在遠洋漁業方面能有更廣闊的合作空間”。

  作為臺灣工商建設研究會理事長,雷宏毅表示,將引導會員企業多來大陸考察,特別要到福建這個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走一走、看一看,積極參與福州的海交會、數字峰會等重大活動,繼續加強溝通交流,融入大陸新發展格局。

  借著全國臺企聯新春聯誼活動首次在福州舉辦,全國臺企聯會長李政宏實地參訪了中國船政文化園區、東南汽車城等地,給他留下深刻印象。他表示,全國臺企聯將繼續團結廣大臺商,從深化兩岸産業鏈合作、推動綠色轉型與科技創新等方面,參與到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和兩岸經貿交流合作中。

  有了“兄弟商協會”的鼎力支援,市臺協會會長蔣佩琪信心更足。她表示,將繼續發揮好“連心橋”“引路人”作用,以商引商,以臺引臺,在促進兩岸融合發展中積極作為,用心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記者 馮雪珠)

[責任編輯:黃曉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