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接續耕耘 茶園花海蘊含兩岸農業融合發展新密碼
初春時節,在福建漳平市官田鄉海拔千米的高山上,茶樹新芽萌發,青翠欲滴,臺青陳耘嘉經營的岳山嘉茗茶莊園民宿掩映其中,遊客紛至遝來。“平日入住率達八成,週末的客房需要提前好幾天預訂。”陳耘嘉喜上眉梢,“我想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大家,臺灣青年來大陸創業發展正當其時。”
陳耘嘉的爺爺陳岳山早年從漳平赴臺當老師,直到1987年重回故里。2005年,陳耘嘉的父親陳憲智回到家鄉,開發了600多畝茶園。2015年,陳耘嘉從臺灣來漳平探望父親,發現這裡風景好、民風淳樸,還有好政策,決定辭去臺北的工作接手父親的茶園。為了保護這片深深吸引他的自然山水,陳耘嘉堅持不打農藥、不用除草劑,卻意外成就了一款特色純天然茶品——蟲洞茶,受到消費者青睞。
子承父業的陳耘嘉還將老茶廠改造成深山裏的茶莊民宿,把茶、書法、養生、研學等融入其間,遊客們從中體驗茶事生活的安逸與樂趣。這個茶園和民宿為曾經偏僻的官田鄉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陳耘嘉表示:“接下來,我想把茶園、民宿、周邊景點和傳統村落串起來,帶動一二三産協同發展,讓鄉親們的口袋越來越鼓。”
春節剛過,臺青張貫裕就回到漳平市桂林街道瑞都村,組織工人對百畝萱草進行施肥、除草。“這片萱草是2021年我阿公種下的,規模從最初的40萬株,到現在約800萬株,去年萱草花採摘節舉辦期間,吸引遊客10萬餘人次……”張貫裕侃侃而談。
2023年12月,年僅18歲的張貫裕跟隨外公陳慶徽跨越海峽,來到瑞都村,打理萱草種植基地。如今,他正接過外公手中的接力棒,積極引進臺灣先進的農業技術和管理理念,致力將這裡打造成繼永福櫻花茶園之後又一個令人心馳神往的花卉觀賞勝地。
“今年計劃在山上擴種350畝萱草,打造休閒觀光農場、引進花期更長的新品種、建設野炊燒烤基地、種植彩色稻穀……致力打造一個集休閒、觀光、旅遊、農業為一體的景區。”新年伊始,張貫裕躍躍欲試。
陳耘嘉、張貫裕等一批批臺灣青年,從祖輩和父輩手中“接棒”紮根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成為兩岸農業融合發展的實踐者和受益者。他們深耕沃土,發展精緻農業、鄉村旅遊,開創出屬於自己的一片新天地。據統計,目前在漳平有臺商600多人,臺企90家,其中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有82家臺企入駐,建立了48個高山茶基地,年産值15億元,這些數據不僅見證了閩臺農業合作的纍纍碩果,更為推動兩岸農業融合發展注入強勁動力。